浅语素心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TA故事

他带着7年互联网经验与梦想,回家研究种地……

2017-07-29  本文已影响20人  浅语素心

你以梦为马,远走他乡,我为了爱你,重返故乡。——题记

Vic早早起来,昨夜骤雨已停,他换上轻便的衣服,拿起剪刀小镰便出门了。

昨天成都的老客户又要了五斤灰灰菜,他想趁早饭前的清爽,把带着雨露的野菜摘出来。

清洗、烘干、打包,Vic熟练地开展一道道工序,他性情温良的妻子也在一旁协助。

篮子里还有刚采摘回来的茄子、青椒、黄瓜、西红柿,沾染着昨夜雨珠的蔬果格外好看。

小院儿也收拾的干净敞亮,窗台上还摆着一溜儿花花草草。

一个月前,Vic还是一名互联网工作人员,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不断开发新客户,侃侃而谈,兜售公司开发的软件和理念。

想起他过去七年“混社会”的经历,Vic无不感慨地说:社会可以提供各种人的成长途径,而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还是取决于自己。

2010年的时候,他一只脚踏进了社会,开始打量未来的生活,社会也慷慨的给他展示了各种人生。从烧烤店的服务员,到马路边的传单员,到代工厂的助理,到地产的置业顾问,到灯光师助理,软件代码男,教育咨询师……到互联网业的市场经理。

七年来,他从北方的一个小城镇,考到南方的学校,从深圳跑到上海,从烟台到绍兴,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青岛。

这样的Vic是个“不安分因子”,或许他也在庆幸,自己的不安分往往可以发现更多的罗马之途。他尝试过做手工艺,尝试过自媒体,尝试过开小店,不论结果如何,他都精神百倍地去尝试,去研究,去创造。

这个不安分的因子,还是一个文青和生活家,他喜欢如诗般美好的文字,喜欢精致素雅的手工工艺品,喜欢下午的阳光,喜欢浪漫的海滩……他把这种喜欢,融入到自己的文字和生活,和普通人不同,他是一个浸润着人间烟火的小文青。

我还记得上次去他在青岛租的小屋,老式的没有任何特色的房子,他却在阳台上搭了一个花架,上面一盆盆可爱的绿植,他一一给我介绍:这是虹之玉,那是燕子掌,里面那两盆是星美人,下面大花盆里的是子持莲华,芦荟和珍珠吊兰都是自己从朋友那里移植的……我忽然看到下面一个白色泡沫箱里绿油油一片,煞是好看,忙问那是什么,Vic得意的说:那是我撒的一片小生菜,很快就可以吃啦!之后很久,我都记得他自创的“生态鱼塘”——中号鱼缸里铺着黑色鹅卵石,几丝碧绿的水草,几只沉底的泥螺,还有几尾灵动的小鱼溜来溜去。

Vic决定回老家发展时,我就知道他肯定又有了好的想法。年已三十,很多人便认命自己的未来,Vic却依旧兴致勃勃,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其实回家挺好的,只是感觉对不起她,刚带她看过繁花,便要她同我回村里吃苦。“Vic指的是他的妻子梅,一个毕业后便义无反顾来寻他的南方姑娘,一个为他诞育孩子后依旧温柔如水的南方姑娘。

“我相信她总会支持你的。而且,我也相信你过不了多久还能带她看遍繁花。“我对Vic说,他微笑的接受了我的祝福,开始着手准备回家的事情。在大城市奋斗几年然后回家发展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挤破脑袋地想办法留下,像Vic这样开开心心回去的人真的不多。

“没有人会笑话我的,担心被嘲笑,其实是自己心里还不认可自己。“Vic自信满满,现在他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城市的订单,汇总起来发给老家的姐姐,然后由姐姐联系一些愿意参加的人第二天一早进行采摘,快递发给客户。

老家的野菜他并不能常常吃到,所以每次吃都会觉得清新无比。Vic是个很恋旧的人,虽然在外打拼,但他常常惦记着家里的野菜,总觉得野菜吃起来比大棚蔬菜爽口,总觉得自家产的小米熬出粥比外面买的香。

Vic是个脑子很灵光的“不安分因子“,他和妻子吃的赞不绝口,便动起脑筋,想着向大城市的人销售野菜。现代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而野菜都是长在田间地头,连普通的施肥浇灌都没有,纯粹依靠着日月天地精华成长,是再天然不过的产品了。通过查阅资料,Vic发现很多野菜还有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等功效,于是决定一试。

他试探地在网上挂出了老家采摘的婆婆丁(蒲公英),很快便被抢购一空。短暂的兴奋之后是一场始料未及的灾祸,那段时间由于天气炎热,物流效率有限,很多野菜快递到顾客手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对此Vic一一赔偿,差不多搭进去了两个月的工资。

我看到的他虽然有担忧,却仍旧笑嘻嘻的,研究怎样给野菜保鲜,一点儿也不见颓废和焦躁;而他善解人意的妻子,对这场灾难并没有任何抱怨,只是看顾好女儿,照顾好家里,默默给予Vic支持。

在Vic通过自己洗净、烘干研究出天然保鲜方式后,他的小店销量逐日提升,家里人的忙碌渐渐已经供养不起这么大的客需量,Vic又出了一个主意。他让姐姐去问问村里的一些老人和残疾人,愿不愿意参加到野菜采摘中来。

“老人和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很低,所以有活做,有报酬,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采摘相对庄稼地的活来说,耗费力气不大,他们可以做到,劳动量也可以自己把握。“Vic对我解释,“我不会亏待老人和残疾人,我收他们采摘的野菜时,每斤比商贩收购多给他们一元钱。我不是圣人,也要先保障自己的生活,但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所以宁可我每斤少赚一点儿,也不能让他们吃亏,以后如果发展的好,我会更多地给他们让利。”

或许别人说出来这样的话,我未敢轻信,但Vic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对故乡一草一木都有深深感情的人,我无比相信,他绝对不会亏待他那些大叔大妈爷爷奶奶们。

Vic就这样带着他七年奔走的经验,带着他互联网行业的梦想,回到他出生的小村庄,用他独特的思维,给农产品一个新卖法。

今年年初的时候,蒜苔的价格一路暴跌,每斤蒜苔连从地里择出的人工费都卖不到,可是不择就要硬生生看它影响大蒜的生长。那段时间,连药店都在搞满三十送一斤蒜苔的活动,可是老家的蒜苔依旧没有销路。

我跟Vic提及此事时,他便说:“老家的蒜苔烂在地里也卖不出去,而大城市的菜价依旧高到咋舌,或许是中间的流通方式太少了。”而如今,他已经开始去创造流通途径,卖野菜、卖野菜茶、卖菜园子刚摘的蔬菜、卖自家地里的粮食、卖村里果园的水果。

现在的他,潜心琢磨自己的产品,不管看到什么,都想借鉴到农产品的网销中。看到我的中药包,他突然觉得可以学习这种包装来包装野菜;看到流行的文艺风广告,他便找我帮忙做一些文案。现在的他已经回到老家,我常常看他发一些老家的菜园照片,发他和妻子摘菜的小视频,发小村子的一花一木图,他常常拿着手机拍,搞得很多老大爷以为他在做直播。

或许,网上卖农产品的路子,他不是第一个开拓者,但是在老家,他确实是第一个尝试者。他想做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想把从地头刚拿回家的新鲜蔬果直接送到餐桌,想把农家小院的舌尖上的天然美食送给更多人品尝,想把这份健康天然的生活分享开来。

他还有个大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他做好了,可以带着全村人一起做。农家再没有难卖的产品,城市能够品尝更多的天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