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白玩具有“活”和“死”之分,但买起来还是不理性
佳佳姐姐过来玩,翻腾儿子的玩具箱,每一样拿出来,仿佛都特别新鲜有趣。
儿子自豪的一样样介绍,这个怎么玩,那个怎么摆弄。
我跟着看了几眼玩具,忽然想起童书妈妈三川玲,关于“活玩具”和“死玩具”的说法,讲的很有道理。死”和“活”,是指孩子玩玩具时的动作和反应。
一:电动玩具。
例如:机器人、飞机、遥控汽车、火车模型等。这类玩具的典型特征是“贵”和“死”。
电动玩具,玩起来小心翼翼,需要特定场地吧,需要专人陪玩吧。大多时候是大人在协调手脑,小朋友在兴致勃勃的观看。这类玩具,很少频繁地玩,确实性价比最低。
我家有一对遥控赛车就是,在澳门,驴爸生日,我俩买买买,儿子只是无聊陪逛。
路过一家店门口,店员在门口玩遥控车,儿子“蹭”地一下就窜过去围观,目光灼灼盯着遥控车,死活不愿意往前走。
驴爸在旁边念叨:“哎呀,都没给儿子买东西,算了,就给他买一对吧。我回去跟他比赛。”
车的做工很精致,跑起来匀速稳定,确实是好东西,价格也不低,几百元。
然而,两年多过去了,只玩了不超过三十次。
赛车这东西,无对战,不好玩。
又只能用手机遥控,我家的大人们都没那么多耐心,去陪儿子赛车。
二:形象玩具。
例如,公仔、变形金刚、各种动画片的角色,我家也有一堆。这类玩具的特点是“娱乐”和“死”。
比如,超级飞侠,儿子看到了就兴奋的又叫又跳。真的买回家了,也就是摆在那,满足他的拥有感。
昨天去益田假日广场,负二楼中场摆了泊利警车的造型。儿子激动地站在模型前面,又说又比划,我就听着。等儿子兴奋劲过去,我们就走开了,儿子并不会闹着买。
可是,驴爸和爷爷的心理不同,如果他俩在,一定会主动让儿子挑一个带回家。
用买买买的方式宠孩子,我一直反对的,然而反对无效。
三:益智类玩具。
例如,积木、蜡笔、皮球等。这类属于“活”玩具,很容易就玩出花样、玩出创造性。
可儿子性格属于外向型的,需要有人热热闹闹的陪着,他并不会自己安安静静玩玩具。
我家的乐高,都是爷爷陪着玩。
我家的画笔五六盒,每次儿子乱涂乱画,姥姥就开始指导了:“嗨,别乱画呀,你看你画的啥,你能画个形状出来嘛!你又画哪了?衣服都搞脏了。来来来,我画一个你看。”
这么指导几次,儿子就不喜欢画画了。
有的颜料是手指画,是可擦洗的。都是我陪着儿子,在窗户上乱描。有人陪玩,儿子才会一起乱涂乱画。
皮球,是儿子的痛点和弱项。幼儿园小班学习拍皮球,儿子学的不好。给家长表演时,总共四排,儿子就站在第三排。
姥姥说,儿子特别认真地在拍皮球,但是皮球总是乱滚,儿子急的不得了,到处捡球。
幼儿园的视频,主要拍前两排小朋友,我偶尔看到儿子认真地样子,真有点替他着急。
现在,我家的皮球是雪藏的,一听玩“球”这个词,儿子就扭头拒绝。
四:自然玩具。
例如:沙土、泥巴、石子、树枝、树叶等。这属于最“活”的玩具,是最具变化、最引思考的玩乐形式。
可惜,大概因为现在的社会“文明”太进步了。这些自然玩具,并不是随处可得,要去专门的场所,才能玩的到。
沙子要去海边,只有周末才可能有空。
泥巴,哪有真正的泥巴,商场有水晶泥。
石子、树枝、树叶,这些东西,儿子一带回家,就会被我们一把收走,扔到垃圾袋里。
其实,除了玩具外,儿子最喜欢的,就是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比如捡个小棍子,在水池里搅鱼。一群熊孩子东奔西跑、嘻嘻哈哈笑个不停,也不知道他们在乐什么,但小孩子就乐此不疲。
相比跟小伙伴一起玩闹,玩具并不是太重要,就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道理很直白,一讲就懂。然而我家的大人们还是会继续无理性地买买买。
现阶段,给儿子买玩具,主要是跟风,幼儿园小朋友之间风靡什么,儿子就要什么。
好不好玩、有没有意义无所谓,儿子要的就是拥有感,人有我有。
至于大人们,主要是出于补偿心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