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还是反向,无论如何都要反向

2023-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茈情岢待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逆火效应”,其大意是指,当人们接收到一个认知,而此认知又与其此前的认知截然相反的话,那么,这反而会让他更加坚定自己此前的认知。

        就比如,当人们听到“活在当下”的时候,往往会感动到热泪盈眶。可如果我告诉他,其实,你应该“活在未来”时,他反而会更加笃信——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活在当下。

        所以,有时,你会深感无奈,甚或会抱怨不已——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

        如果,你确实有过这种无奈和抱怨时,我想告诉你一句十分治愈的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即,人人都有过与你同样的感受,甚至,有些人的“不被理解,兴许还要比你强烈无数倍,比如文森特·梵高,比如约翰·雅各布·拉斯科布。

        不过,话又说回来,治愈归治愈,知道事实的真相也归知道事实的真相,相比于此,一个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那我该如何应对不被理解呢?或者,也可以说,在不被理解的时候,我如何才能保有一个更好的心态呢?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忽然冒出来一个略显尖锐的词汇——自私。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自私”是个贬义词,就像是我们经常会拿这个词来形容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词汇的话,兴许我们会发现,“自私”非但不是个贬义词,反而是个褒义词,即如果你能善用自私的话,那么其真的能在很多事情上,助你一臂之力。

        想想看,无论是自我成长,亦或是帮助家人,朋友,都会让我们深感幸福与满足。可前提是,如果你不能够做到尽量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自己身上,最起码,在年轻时不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的话,或者说的极端些,即自私一点的话,你怎么能获得更多,更快的自我成长呢?又,如果你能力不足,又何谈帮助家人和朋友呢?即便,你说你能帮,我想那种帮助的价值和意义,也了胜于无吧?

        所以,你那强烈的不被理解的感受,其实是来自于在此之前,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过的自私的本性。说白了,你就是更在乎自己,人人都是,最起码曾经是,最起码越是年轻的时候,越是自私。这似乎,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会叛逆,会反抗束缚的原因了吧。

        现在,你知道了其实骨子里的你,更加关注的是你自己。而后,因为你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所以,存留于你心间的无奈和抱怨,似乎可以稍稍有所缓解了。

        再进一步,也许当你下一次再产生不被理解的感受时,你会猛然想到,“哦,可能人家的看法本就是与我截然相反的吧!可能,我越是表达我的想法,人家反而越是会让坚定自己原有的想法吧!”

        而这时,对于一件事,很可能,你的想法,立场和态度,都会发生180°大转弯。你很有可能慢慢的可以做到,真正的站在人家的角度看待同样的一件事呢。

        在此之前,你也听说过无数次“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可是你就是死活做不到啊。而今天,你兴许可以慢慢做到了,因为,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举个例子,当你进入工作岗位后,你的领导会交给你一项又一项任务,起初,你可能还干劲十足,你可能还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就成。可是,久而久之,你的思维会慢慢发生转变,你可能会想,“哼!每个月就给我这么一点工资,还指望我做这么多工作,还想让我保质保量的完成,谁愿意做谁做,我才不愿意做呢!”

        可这时,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你是领导,教导自己的下属完成一件工作时,你会持有什么想法呢?可能,你会想,“我可是把我这么多年通过工作和生活历练后的经验,都或多或少的传授给这个年轻人了啊,不仅如此,我还要给他发工资呢!这么好的事,他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此换位思考,一旦产生,或许你做事的认真程度,勤快程度,效率程度,都很可能与之前的你,不可同日而语吧!

        我有时会和别人说,“你可以少读,甚至是不读虚构类书籍。”即在我的认知体系里,我认为像是小说一般的虚构类书籍,只能让人们获得一大堆看似有用,实则用处不大的情绪。又,这些情绪,是万万不可能落地,是绝对不可能被你去践行的。因为,你只听说过践行方法,认知,道理,却从未听说过践行情绪的。

        与此相对,别人对我整天看些枯燥乏味的逻辑关系,演绎论证的非虚构类书籍,也常常是难以理解。

        虽然,这的确很难做到,但我知道,无论如何,我也要挣扎着去“换位思考”,去用自私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的思考。

        于是,我能渐渐想通,原来,有很多原因使得那些小伙伴更重视情绪。比如,情绪就是比理性来的快,在生活中,我们常说一个人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是这些人往往都是老人,都是身经百战的人,所以,他们会先理性而不是先情绪。再比如,情绪往往是被动的,理性往往是主动的,即,别人的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就能使你激情四射,可是别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只能通过思考,你只能通过深入的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显然,后者比前者累多了,又,没有人愿意积极主动的动脑。

        也许,待到下一次,你因为别人而不开心,而情绪化,亦或是萌生些许负能量的话,便可以拿出来今天我的啰里啰嗦,而后,真正的做到换位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