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1】苍穹大地,绿色情怀
如果你是一位军人、军嫂甚至军迷,或者曾经是,欢迎跟我讲讲你的故事,因为你的故事可能有我,而我写的故事里,可能也有你的影子。
“阳,写写我们曾经部队的经历吧?”“阳,教教我们怎样活得像你那样滋润那样幸福吧?”
这样的声音我听到过无数次,却一直不敢回应,选择性忽视。想来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我需要不断确认自己的内心,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也一直没停止改变和成长;第二,我需要一套拿得出手的东西,课程也好,方案也好,哪怕仅仅是故事,我希望能够走心,能够完美至少是完整的,可以拿来回馈这些朋友。人需要不断地面对新事物去成长,也需要一次次地回到内心,这样,才会同时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和坚定前行的信念。
我觉得,是时候了,早就应该开始了。
我生长在一个军人之家,“家”指的是我们四世同堂的家,叔叔是军人,靠自己一手打拼,是我们家的骄傲。每当叔叔一回家,以奶奶为首,都会把他当做神一样,大伯、三伯也表示过,如果不是当时某些原因,他们也会去部队,并且干的比叔叔还好,当然这个无法验证,但是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了吧,我们家挺拥军的。
小时候我也常去部队大院玩儿,跟妹妹在梧桐树下抓蛐蛐,听旁边的军嫂们聊天,再后来我成为队列中的一员每天都走梧桐大道,一遍一遍,周而复始的几年。年少时总觉得好玩儿,女兵帅气,天天傻乐呵,也算无忧无虑。然后去了军校,体验了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做区队长的几年,我改变了很多,这里先不细说。
后来,我又成了军嫂。有一段时间,我在刻意躲避这个标签,不想对别人的“哇,女兵!”“哇,军嫂!好赞哦!”“军嫂,真伟大,不容易啊”做太多回应,因为我不想过多去讲多么帅气、多么伟大,或者多么苦逼,都很空。而且,远离部队这个标签,我也特别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不让自己太浮躁,太注重表面的浮华,我希望关注更根本、更有深度的实质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亦不失掉自己的本性和温度。所以要的太多,修炼也要更久。
对未来的向往和思索已经够多了,现在也一直在持续努力和成长,唯独过去,我不曾真正剥开来看,所以,我要回到过去,找回自己,开始一段真正的心灵救赎和探索,让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链接,在这个过程中,积蓄能量,吸纳更多的故事,更多的能量,再向外传递,这是我最想做的。我们都要这样做。
其实部队带给我的烙印一直都在,并且还在延续。我也好像有点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老兵、离开部队的老干部还保留着自己的旧军装,心中还是那样坚守这份感情。从军、军校、成为军嫂,算起来,也有15年的时间了,这几天想想很感慨,竟然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如果身在职场,15年一个行业的磨练,那必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从这个层面来讲,与部队打交道,我也算是一个老将了。其间的许多故事,自己的,别人的,看到的,听到的,后来悟出来的,太多了,真的需要记录下来。
想了想,最终决定以自传+访谈的形式呈现,更加自然、丰富,也欢迎每一位战友,每一个军嫂,跟我讲讲你的故事!因为很可能,故事里就会有你的影子。
001
开始我的故事前,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听军歌,你们会哭吗?听哪一首你会哭呢?
我第一次听军歌落泪,是在新兵连,听的是《军中绿花》,不仅听了,还唱了,也落泪了,并且是集体抱头流泪;第二次是听《我的老班长》、《送战友》,和昔日战友离别,在场的男女,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第三次是听《妻子》,其时,我已经是军嫂,自己也常唱这首歌,会哽咽,就像奥运会看到中国运动员拿金牌一样激动地哽咽。
我相信,哭的人都是有故事的。先说下后来为什么不哭了,记得在外院的时候,走廊里,放着《军中绿花》,同学们都哭得稀里哗啦,我特别理解,因为我也曾这样,但是,我确实哭不出来了,首先,角色不同,其次,当时那种想家和觉得苦的心情没了,我觉得是经历过,也成长了。一个人的时候,那么多好歌新歌,肯定是不会去听《我的老班长》、《送战友》的,也就是当初退伍时分部队大院一遍又一遍地放着这歌,营造气氛用的。而且前阵子, 才刚刚和我的老班长在北京见过面,几个昔日要好的战友还保持着联系,这样就很好啦。
但是,对于当时身在其中的人,就是难以跳脱,因为这就是当下。
2003年,伴随着喜悦和兴奋,我入伍了。对于这个选择,我曾一度纠结过,但不管怎样,我是一半主动,一半被动,就这样被命运推上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