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从前读的书
今天码了一篇文,是为了投稿所用,主题是林清玄过世引起的哀思,写着写着就想起来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看过的书,以及这些书背后的作者。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觉得18-25岁之间看过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是最大的。
18岁的时候我还坐在高三复习班的教室里,那个时候整个人都是灰色的,记忆都透着压抑和渴望。母亲去世的打击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人那么简单,一个家庭的轰然倒塌才是最致命的,从此幸福好像就与我绝缘,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高考成了灰色生活里的希望,也成了忧愁年岁里扛不住的压力。那一年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安妮宝贝,现在回想这种选择其实是加重了灰这种色彩的,生活在安妮宝贝的笔下更是透漏出一种无望,她对年轻女孩的描述都太现实又太叛逆,生活好像就是用来撕裂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想去相信想去向往,却又在拥有后狠心的从心里撕下来,那种疼痛,没有经历过绝望青春的人是没法理解的。安妮的书是不能拾起来重复的读的,就像一个悲剧的故事,听完就算了,谁又有勇气去重温呢。
20岁的时候我坐在大学宿舍里,手里捧着的书变成了三毛文集,读三毛之前,我一直将之与张爱玲归于一类人,读过之后方知这是决然不同的两类人。三毛是洒脱随性而又脆弱的。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片段,一个是她与荷西重逢后的那个背后的拥抱,一个是沙漠里结婚的描写,一个是荷西去世前后的无力。荷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马王子,三毛也不是传统标准的贤妻,可是他们的结合就像命中注定,他们的生活就像远方的诗情画意,有可能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可是诉诸于三毛笔端的生活少了丝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多了一分传奇色彩的吸引力,她把生活过成了她想要的颜色,这样的女人又有几个呢。在我失去母亲时我以为失母的孩子是最可怜的,可是等我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才明白,失去母亲的父亲才是最痛苦的,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可怜只有半生,而对于失去挚爱的父亲来说,这种痛苦是伴随着余生的,而且无法弥补,她不是最好的,可是她是最无可替代的。而荷西之于三毛就是这样一种存在,那个大胡子男人活着得时候让三毛保存住了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和随性,而他的离开,带走了她的灵魂,让她丧失了独自生活下去的勇气。我一直觉得如果能找对人,每个人的一生都只能和一个人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其他的人不过是凑和。
25岁的我坐在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的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老公说我大学时不用功,才导致工作之后还要抽空学习考试,多么无奈的人生,多么痛的领悟,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把看三毛的时间都清空了用来看厚厚的注会书籍。哈哈,开玩笑,人生的每个阶段除了有该干的事,还有想干的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