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你的安全感?
“别说我没有安全感,是你从来没有给过我安全感。” ——网络平台
今天,终于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安全感”这个话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无数次看到过对安全感的解释,一直想对“安全感”这个概念做一次深入的了解,但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在对安全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思考之后,于是便有了这篇心得。
开头的这句话,是我特地从网络平台摘抄过来的句子。具体是哪个网络平台,这里就不透露了。当然,像这样句子,在网上流传的还有很多很多,这让我觉得,如果能够有机会深入探索一下关于安全感的话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不过,在我们继续深入讨论之前,我想请大家做出一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可能我们很多人对安全感的概念,仅仅来自于社交媒体、来自于无数碎片化的网络传播信息 ,你可能就会因此以这些信息作为你个人对于追求安全感的标准。而第二个选择就是,以一种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当然,也许世界上某些东西,它真实的一面与你想象中的背道而驰 ,也许某些真相与我们大脑里的认知完全相反,但我始终相信,即使是为数不多,但这世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勇于探索真理,不断地想要追求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哪怕它真实的一面,总不免会给人带来失望,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我们心中原有的童话世界,但这群人依然能够选择追求真理并热爱着这个世界......
“如果选择真理,你就能从陷阱中解脱出来,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这不只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养育你长大的整个家庭。” ——《亲密关系》
好了,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自己的选择,并且最后的结果是选择追寻真理,那我们就继续开始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部关于安全感的作品:《安全感:如何在不够好的世界里,活得更有温度》,作者是保罗G 孙向东。在这本书里,探讨了很多缺乏安全感的原因,还描述了我们在已经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如何重新获得安全感。当然,我在开始动笔之前,也读到了很多以安全感为主题的网络文章在介绍这本书。就我个人阅读过后的感觉,这本书算是真正意义上从我们的内心深处、从家庭教育和过去的成长经历来阐述人们缺乏安全感的种种原因。比如书中提到,“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安全感不是一个心理问题,也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这一代人的精神成长阶段,正好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爆发期,人们忙于物质方面的收获而忽略家庭情感的培养”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投射到家庭中,导致我们内心出现对安全感的种种问题。
如果我们一味的沉迷于网络平台所谓的“教科书”,可能我们的内心永远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的获得是从内探索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过一个词,叫做“本心自足”。虽然这个词是王阳明对他自己的“阳明心学”的感悟,但我觉得这个词在这里依然适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原本都是富足的,只是收到了欲望浮云的蒙蔽,才会让我们觉得有所缺失。
我发现这与孙向东在《安全感》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孙向东在书中认为,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时常感觉到有些东西有所缺失,一定是因为在我们的过去一直有一段挥之不去的伤痛。也许这段伤痛的原因我们早已不记得,但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类似的经历时,伤痛的感觉会再次浮出。比如,可能你的另一半因为繁忙而没有及时回复你的消息,你就会认为对方并没有给予你足够的重视,从而让你觉得没有安全感。其实可能是在你的幼儿时期,你有时候的发言并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回应,当你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情形后,在你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错觉:在你父母的心中,你的发言是不重要的,这让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重视。许多年过去了,也许你早已忘记了幼时的经历,并且遇到了你的那个他/她,但你并未想到的是,那种没有及时得到回应的感觉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你的脑海中。这时候,你的伴侣没有及时回复你的消息时,你幼时的感觉再一次浮现。于是你的内心开始产生疑问:自己在对方的心中是不是不重要了?为什么对方总是给不了自己想要的......
可怕的是,如果我们永远都不愿意去直面自己的伤痛、去追溯这些伤痛真正的来源,我们可能就会不断的在一段又一段的亲密关系中重蹈覆辙。因为人都是群居性动物,需要通过确定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来“获得归属感”。而当我们个人又在从没有对自己的感情需求以及安全感的需求进行深入探索过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将在我们所依赖的群体——社会中所流传的对安全感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正如上文所说,也许安全感不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所以社会上所谓“别说我没有安全感,是你从来没有给过我安全感、安全感就是卡里有钱,手机有电,车里有油、你给男人安全感,男人给你归属感”等一些对安全感的标准并非一定是正确的认识,而这些非理性的认识又可能导致我们的安全感越来越低,当我们的安全感越来越低,我们又越要去想了解这些“安全感的标准”来试图建立自己的安全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通过上面的一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两层原因。最表面的一层是,我们不愿意去直面自己的伤痛、去追溯这些伤痛真正的来源;第二层原因是,即使我们真心的愿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却不知道能如何入手,我们大多数都是依靠社会上流传的那些所谓“安全感的标准”。有了这两层原因,导致我们渐渐的对亲密关系失去信心。于是,“听闻爱情,十有九悲”等开始流传开来.....
“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去学习。既要学习爱的理论,也要在爱的实践中学习。”——艾里希·佛洛姆《爱的艺术》
其实没有安全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总是愿意沉迷于网络平台上对安全感的“标准”而不愿意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对于安全感的概念,这里就不再说了,我想能不能大胆的提出一种猜想:当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自己或者另一半感到在这段关系中没有安全感时,我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去帮助对方建立安全感?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件值得呼吁的事情,毕竟,解决双方的问题比不断的寻找自己“合适的人”更有意义,也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佛洛姆认为的那样,我们不了解亲密关系并无大碍,就怕我们不了解又不愿意去学习它,虽然“人们忙于物质方面的收获而忽略家庭情感的培养”......既然孙向东在《安全感》中提到了问题往往源自过去在家庭成长中的伤痛,在对方提出感到没有安全感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去了解对方的家庭。比如去对方家里和一家人吃顿饭——一个家庭的问题,往往能从饭桌上体现出来。去感受感受对方的家庭氛围,聊天方式......当然了,也许这里并不能够给大家系统的介绍解决问题的方式。孙向东在《安全感》一书中的内容也非常值得大家去参考和借鉴。小编只是在这里提出一种猜想、一些方向,也想呼吁更多的心理学爱好者,对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一起来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为我们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最后,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关于两性关系、关于个人成长的话题,如果在本文的内容中你有什么更好的观点或者修改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或者直接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