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喊我保安,我是你大爷!
一笑君寓居的小屋是一间临街的一楼,隔壁正好是另外一个小区的大门,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米。
小区是刷卡进门,但每天总有人忘记带卡或者没有卡。
因为经常深夜码字的缘故,基本上在每个寂静的夜里,我都能够清晰的“欣赏”到进不了门的夜归人与看门保安的种种博弈。
看门的保安一笑君至今没有谋面,但从声音判断,应该有六十多岁。大多数情况下,夜归人可以分为这三类:
第一类是熟人,能够直接叫出保安的姓氏,比如“老张”或者是“张师傅”,保安基本上都在第一时间开了门,有时还会寒暄几句。
第二类是生客,但只要喊几声“师傅”、“大爷”或“叔”,保安问明楼号和没有带卡的原因后,基本也会放行。
第三类还是生客,但语言比较生硬,保安一般都会盘问很久,或放行或禁行。
最经典的是有一次凌晨一点多,几个听声音也就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夜半归来,先是大力拍门,然后高喊“保安,开门!”。
隔壁正在码字的一笑君听到此处就断定几个年青人要倒霉。果不其然,老保安先是一声不吭,然后是细致的盘问,最后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没有卡就不让你进门。
小青年自然是不依不饶,以致大放厥词,老保安自然也是毫不相让,拒不开门。
最后僵持了小半个小时,几个年青人只有无奈的离去,也不知去哪里猫夜去了。
也许,再往前几年,一笑君对老保安的心理还不是很能够把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竟也与老保安有了相似的心理。
年龄越大,越渴望被尊重,从而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称呼。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处不需要对别人称呼,大到单位领导、合作对象,小到买菜、进门,称呼好了事业顺利、生活顺遂,称呼不好四处碰壁、处处受阻。
我们对人的称呼在一笑君看来,无外乎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职业称谓,比如市长、局长、董事长、医生、律师、教授、保安、保姆、保洁。
第二类是通用称谓,比如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师傅、帅哥、美女。
第三类是感情称谓,比如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兄弟、妹妹。
从一般情况看,同一职业的同事之间,对有职务的喊职务,对没职务的年长者喊老师,对年青人喊名字或小张、小李最合适。
在跨职业的称谓中,地位高的职业从业者喜欢让人喊职业名称或职务。比如市长,除非是世交亲近之人,市长可以喊你小张、小李,你喊市长老赵、大爷?都不太合适。再比如,喊医生,喊大夫或者喊什么主任都可以。
但地位低的职业从业者不喜欢让人喊职业名称,比如保安、保姆、保洁;更加不喜欢一些通俗的“蔑称”,比如看大门的、领小孩的、扫大街的。
这里一笑君必须申明的是,我个人绝对没有任何的职业歧视,但职业的高低差异是存在的客观事实。
职业有高低,人格无高下。
所以,一些相对社会地位比较低的职业,其从业者会更加敏感,也会更加渴望得到尊重。
就像一句话说的,富人需要的不是尊重,而是理解;穷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所以保安、保姆、保洁,更喜欢的称呼是通用称谓“师傅”或者更进一步按照年龄的感情称谓“大爷、阿姨、大妈”。
称呼的重要性,也许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下边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是称呼不当,导致身死国灭的例子。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垓下突围后,打算从阴陵东南行,一路直奔乌江渡口,在那里渡过长江天险,返回江东。从时间上推算,如此安排没有任何问题,奉命追击项羽的汉将灌婴在平明时分才弄清楚项羽逃亡的方向,因此,纵然他有五千精骑,要想追上项羽也绝非易事。然而,“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准备再次择路东向时,灌婴骑兵追至。双方一番激战,汉军死伤无算,项羽身后也只剩下二十八骑。以后的情节尽人皆知,项羽虽然抵达了乌江渡口,即将上船时却又放弃渡江,力战之后,自刎而死。关于这个农夫为何欺骗项羽的原因,历史学界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按照项羽一贯倨傲的性格,估计是问路时称呼不当,导致了老农的报复性回答,以致走投无路。
一个是利用称呼,成功推销产品的例子。一位网友在一篇《他们买的不是保健品 而是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的文章中,记述了自己的父亲是怎样成功被洗脑从而买了一大堆毫无用处的保健品的经历:有一次讲座中,一个女孩扑通一声给台下的老人跪下了,一边喊“爸妈”,一边唱生日快乐歌。他们还推进来几块蛋糕,给老人们戴上一次性手套。推销人员活蹦乱跳,手指蘸着蛋糕,点在大家的额头上,大家都“嘿嘿”笑了起来。在推销员的示范下,我们也学着年轻人,相互把蛋糕往对方脸上抹。用他们的话说,大笑可以让人更健康。这些推销员确实是把我们感动了。这一次,我和老伴都买了他们店里的氨基酸。自从我们买了氨基酸,有个叫倩倩的推销员每天早上都会给我打电话,提醒我“记得要喝一支哦”。同样的电话,倩倩还会在中午、晚上再各打一次,每次都在电话里称呼我“爸爸”,听起来很贴心。相比之下,儿子虽然每周都要回来看我们一次,但平时几乎没有电话。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就我国的目前社会发展来看,吃喝无忧,社会安定,除了极个别人处于前三种需求和最后一种需求之外,大部分人都处于第四种“尊重需求”阶段。
马斯洛认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称呼,是满足“尊重需求”的开始。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保安“保安”,虽然不是什么无礼,但我们也很难将其与尊重联系起来。而尊重,也许是此时老保安心理的唯一要求。
“请不要喊我保安,我是你大爷”,也许就是老保安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