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还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很久以前看见过一个视频。
一个男人十分有理有据地控诉现在的人们没有自己的三观,随处跟风,立场说变就变。视频的结尾,他说:别忘了我刚刚说的一切也有操控你们思想的嫌疑。
不得不说刚看完这个视频时,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有点当头棒喝的滋味。
人们说现在流行「微博治国」,以前是「不怕上告,只怕上报」,现在是「不怕上告,只怕上网」。网络对信息传播无疑起了加速度的作用,用户在爆点足够多,新闻价值足够大的信息的刺激下,很容易就会有发表评论的欲望。评论一多,很明显就会出现一种分层现象:前排的评论几乎引导了后排评论的立场。说得学术化一点,这叫「前十评论效应」。
熟悉微博等社交网络或app的人应该都见过这种效应的案例。几乎每条热搜都会有。
「前十评论效应」应用的比较出神入化的手段应该是「带节奏」了。本来是正常不过的内容,或者调侃打趣几句,有心人在前排评论悄悄酸上了,再来几个爱跟队形的凑热闹不怕事大的围观群众,什么「地域黑」、「地图炮」的高帽子也就被戴上了。当然也不外乎原po不良居心被看穿的情况。
一般而言,有人带节奏有人跟节奏就会有明眼人戳破。这也就说明不是所有人的思想都会被带着走。
事实上,我想有部分人也跟我一样,看上去也会受别人观点左右,实际上思考的主线一直都掌握在自己脑海里。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看评论。微博的评论,网易云的评论,知乎的评论,空间的评论,各种我能听到看到的评论。我想知道有没有人跟我的想法如出一辙,我更不想错过那些与我有出入甚至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了解不同观点的过程中,我会进行思考: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他的立场是什么?是不是我认为的三观正确政治正确?有没有独到见解或者我可以吸收学习的地方?然后,我就会进行判断。脑残的、激进片面的、强词夺理的等等我就笑笑置之,也许还会有些不爽;而对我口味令我惊艳的则会让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评论之中还有评论。「圣母婊」、「女权婊」、「直男癌」、「键盘侠」、「三观正」……这些标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看法,但虽然「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原型也得是一个哈姆莱特。你得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三人成虎」迷了眼绕晕了头。
说到标签,又想起了「非主流」、「心灵鸡汤」、「毒鸡汤」这些词。我一直不大明白「非主流」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与主流不符或背道而驰,不被主流所看好的,这是个形容词,而且还是偏贬义。先不说为什么与主流不同就不好,有一段时间「非主流」这个词用得泛滥,用错了地方。很多文艺捎故作矫情的句子、故事被冠以「非主流」的评价,慢慢的发展成抒情一多就「寂寞非主流」,这种情况下,认真了你就输了。更何况当「非主流」成为了「主流」,也就更新换代用不着这个说法了。
插播这些,只是想强调,一个独立的个体,你首先得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当然是最好的。
当我终于想清楚自己的脑袋并不是所谓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并且还有那么点灵光可以让我分清楚自己人,我可以说是欣慰,幸之所至了。
在思想渐趋自由化市场化的时代,我不仅希望我是有主见的人,我更愿意自己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本领与气度。有自知之明的人总是活得好一些。
人的三观是后天培养的,在知识见识阅历不断宽广的发展过程中完善它们,矫正它们,最后达到形成合理体系的境界。错误的三观是致命的,就像是埋在人民广场的定时炸弹,一但爆炸,不仅伤到自己还会误伤他人。
所以我也希望,如果我有孩子,我能尽我所能让他有一个正常且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