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可量化的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一句名言:
If you cannot measure it, you cannot improve it
我们想要改善综合因素导致的糟糕情况,第一步就是设计评价体系,各种指数随之而出。这很重要,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衡量的数据有助于所有人理解,可以不用掌握复杂的专业领域知识就让人知道好与坏。
但是让事情发生改变的是主观能动性,内因占主导因素,而非这些数据。在卓越推动者的心中,数据是能动性的投影,它们是一体的。但是实际的情况,这类人并不多,多数人本末倒置。
需要量化的场景
《人类简史》中提到故事和愿景让人类可以实行超大规模的合作,这是人类发展的基石,而作为近亲的黑猩猩至多只能维持150个的团队规模。所以宗教史基本等于人类两百年前的所有历史(当然,中国有点特殊,在此不论述)。
就是到了现在,我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装逼问一嘴,你们的slogon是什么。
如此般,为什么职场上总是在尝试量化一切?
一个残忍的事实是:
可量化的工作,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多数是为了驱动执行者,那些没有信仰缺乏责任心的人。
这个论断能举出很多反例,但社会性认知从来不如数学那般严谨,社会性认知是感性的,只要有一个现象能占到总比的百分之三四十左右(我个人认为5%即可),就能辅助人做很好的决断。—— 这数据没有出处,是我意淫的,也属于我个人的社会性认知。
量化,跟踪变化已经到了执行阶段,事情绝大数的价值和先机已失,这里的工作拼的是严谨和体力。长此被别人用数据衡量的工作,一般都是红海。
冰山理论
最近三四年,平均下来,每年我会面试100人左右,我是一个程序员。
最开始我看重候选人的技术能力,但是事实是技术能力好的人工作并不一定会好,这之间的关联性极差。甚至有几个我认为很有想法、有技术追求的人,特别刚愎自用,团队合作极差,脱离业务,脱离实际。
当时面试的结果都是尝试用数据来衡量候选人。
有一个理论叫冰山理论
有一段时间我在想,如何去认识一个人,靠的不是这些面试时产生的数据,关键是数据下面的东西。
我在后来的面试时,一直关注候选人的人品,在面试的过程中挖掘他的责任心、抗压能力、对负面事情是否有积极看法等等,这导致大部分候选人很错愕。通过这种方式筛选的人多数符合我的心理预期。
现在,我越来越关注冰山以下的部分。这个社会节奏太快,有很多人追求不断堆积冰山以上部分的能力,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快餐,只会不断更替沉没。
个人能力的内核
在我30岁前,发现自己的短处,就要弥补,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很累,这就是不断地堆积冰山上面部分的恶果。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但把这些闪光点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并不会成为闪光弹。
我们追求这些明面上的可量化的闪光点,而没有深层次的不可量化的内核,不过是过眼云烟,累而无趣。
我刚过30岁,现在正在尝试扔掉那些于我无用的闪光点,活成自己的样子。以自己的兴趣重新构建自己,至于别人赋于我的期望,我已经不再感到愧疚。
对不起,如果我连自己的样子都活不出来,又怎么可能成为你们眼中期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