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眼前与远方
很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但我们对生活的幻想还在,有时候这种幻想还在心里隐隐作痛。犹记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十个字的辞职信写到了很多人的心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厌倦了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除了工作没有生活,于是,辞职出走,一个人一个背包去了“远方”——云南。
只是,生活并不会就此停止。没了体制或工作的束缚,其他的束缚又来了。到了云南,昆明、大理、香格里拉的景再美,我也还是需要吃穿住用,还是离不开钱,要挣钱还是要工作。
生活没法简单地通过换个环境格盘重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并不会因为到了“远方”就消失。它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对挑战的应对里,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逃离、变换环境,并不能解决我心里的烦恼和问题,换到风景美如画的云南,工作时间长了,我一样又厌倦了。问题不在于环境和工作,在于我的态度,我的心境。我总是很容易就厌倦工作,觉得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的琐事,就像现在每天带孩子,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这些琐事令我身心疲惫。
一件事是不是琐事,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不轻慢它,以庄重的态度对它,那它就是重要的事。很多人能把一日三餐都吃得非常有仪式感,可我很多时候都在应付一日三餐,应付自己的身体,应付自己的情绪,以及应付孩子们的需求和情绪。
很多人总是容易把做“正事”的时间看作“我的时间”,而把做琐事的时间看作“占用了我的时间”,好像那一段时间不再属于他了。而实际上,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修行的时间一样,都是“我的时间”,我们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度过它。带孩子的时间越长,越来越难以全身心投入地陪伴孩子,我总是被家务分心,被手机分心。然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修复亲子关系。
我们总是东张西望,觉得只有有人给了我们这样的保证,才舍得全情投入。古人说,尽人事,安天命。说的是,做我们能做的事,把命运的部分交给命运。这里面有一种信任。这种信任并不是对“公平买卖”的信任,而是死心塌地交付。不是“只要我努力投入,上天就会给我回报”,而是“即使上天不给我回报,我也会努力投入”。事实是,我们努力投入的动力都是上天会给我回报。
投入的结果要看运气,看“老天爷赏不赏你这口饭吃”。但投入专注却有一些别的、确实的回报。这个回报说的是“福流”。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福流是人们在全情投入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忘我体验。福流就是向内而求的。能够专注于当下的事情,这就是难得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