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灵魂

文/一束光
有些东西远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你表象上看到的那些。所有的引申义不过是后天附加的一种心灵寄托和思绪宽慰。就想上一句看似深刻的话,其实表达的无非是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看了几部国际大片,虽然大家总结欧美片风的重点是‘个人英雄主义’,但其中所穿插包含的其他情绪也不可忽略。
国外神话中如今颇负盛名的便是‘狼人’,‘吸血鬼’和人类之间的故事。我们上古神话中便又是‘人鬼情未了’,‘神人之恋’和‘仙道无情’等等。也许在上古时期,前人所表达的无非是感情的伟大之处。无可厚非,体现的便是人的心灵深处对感情的无法自控。结局也往往是感情战胜了一切。也就是说,从某些虚幻的方面满足自己内心真正无法圆满的东西。
感情是永远无法捉摸的透的,尤其以爱情最为突出。那不是数学公式,没有逻辑规律可循。从上古追溯,历代古人的文风无不准确明了。表达的是感情是亲情是爱国情怀还是友情,都清晰可见。到了现代,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关系错综复杂,情爱糅合,难以捉摸。
每个时代的影片或是刊物看一种即可,其他以外的便都如散文的精髓一样,形散而神不散。说白了就是千篇一律,表象再是万千变换,内在所表达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每个时代根据其政治文化背景,都有其显著特征。而闻名于世的那些影片刊物,都不过是某一时代的最具代表的缩影。什么前瞻后瞩,都不过是某一时期内的推理。比如在三国时期,孔明先生的草船借箭要用到现在,结局无非就被子弹打没了。
我无法揣摩近代社会的灵魂缩影。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也进入了一个物质至上的浮躁期,远离自然,亲近奢侈。
无论经历多少代,人的灵魂深处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人心从来没有不古,只是被时代蒙蔽的太深,无法看透。
我觉得,灵魂深处的就是抛开虚妄的浮世剩下的东西,即自然便是本心。
创作,是体现艺术的最直接的表达。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绘画等创作。它们的内容都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因为创作艺术的人,是属于它的时代的。
文学创作都是累积而成,即使表达了某一个特定时代的东西,我相信其最深处的表达意义便是古,追求古仁人之心。
音乐创作是在某个时代中,人的感情深处的最直观的吟唱。他表述的便是在时代下,人内心真正呼唤的东西。
绘画创作比较抽象,主要以表象的东西引申出内心的或是时代的背景的缩影,是追求内心艺术的原动力。
无论是哪种创作,但凡创作,便有艺术的气息,而艺术所表达的,也就是灵魂深处的东西。
创作与灵魂,创作出的便是灵魂深处的,灵魂的形象,便是创作所表达出的。这就是创作与灵魂之间的奥秘,表里如一,休戚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