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年薪40万的我,和你现在一样,觉得下岗离自己很远....
坏消息没有发生自己身上,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
比如谁谁谁离婚了,谁谁谁得了绝症,当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发现离自己如此之近。
下岗工人这四个字,曾经是一样的感觉。
那些人年纪大,文化程度低,重要的是又没有什么所谓的背景。下岗,是属于正常的事情。
我们都觉得211本科毕业,再怎么样,现在混了一个体面的工作,下岗这回事离自己太遥远。
试想,在学校真的学到的本领可以和比你早进社会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职场老江湖PK么?
估计只能当个小屁孩屁颠屁颠的听着各种领导安排,累的半死,每天都觉得没睡醒式的上着班。
挣的钱月初改善一次生活,后半月就只够吃泡面,而且房租一波动就寝食难安。
休息的时候找闺蜜或是损友吐槽单位人的种种不是;到衣服店试着当季的衣服,心想少位数,可以考虑;
在路边撸个串释放内心的不满,觉得这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报复方式。
心想,这样的生活持续下去,好不好呢?
如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太多,有没有造成你懂得了很多大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
注意力是不是也都花在了王宝强、白百何或是综艺节目或是王者荣耀上了呢?
随着人工智能悄悄的到来,很多能够通过机器解决的工作,都陆续在取代人。
高速公路的收费人员(其实欧洲高速收费站,都是没有人的,因为欧洲没有ETC是不能上路的!)
银行职员(以后连银行估计都会被支付宝干掉,还有你的工作?)
还听到过富士康的跳楼新闻么?(富士康现在的百万机器人运转良好,而且都是24小时连轴转)
律师(律师机器人一天内所阅读的案例,是全国所有的案例,你能够做到么?)
其实很多时候,当下一个是你的时候,不见得你还笑得出来。
7年前,也就是不到30岁的时候,作为一个销售数十亿的集团公司的中层,年薪就达到了40万,在三线城市,还是够用了。
看似光鲜的稀里糊涂的打发着时间,不知道温水煮青蛙的魅力就在于,让你一直很舒服,不愿意逃离自己的舒适区。当有一天水缸破了,你勉强跳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完全不能动弹了。
在大学毕业13年后,下岗了!
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
到这个时候,最尴尬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工资低的不想去,工资高的别人看不上你。
估计在你印象中的下岗工人的画面就是炸土豆或是摊煎饼。其实干这些事,首先需要的是勇气,因为放不下之前人模狗样的职场偶像包袱。
太多的人,都是晚上想了千百条路,早上起来继续走老路。
王健林的那句:清华、北大不如胆大。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
当很多人下定决心,不要那份工资,好好去创业的时候
原来是为了早上能够睡个懒觉。
Steve Jobs有很多经典名言,
其中,2005年在Stanford 毕业典礼上演讲。
最后送给了在场的年轻人一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这是他最为信奉的人生信条(没有之一)。
中文翻译过来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jobs是在20岁的时候接触到这句话的,在他50岁的时候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就是正因为在30年内一直践行这句话,所以才有了今天的ipod、iPhone、ipad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也把我们全人类从普通手机时代,带进了智能手机时代,并开启了全新的移动互联生活。
在中国,有另外一个人,把这句话应用的最好的是传奇人物曾国藩。
他提出的是:
既往不恋 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
不让过去的经验左右现在,也不让未来的妄念影响当下,把握好现在直面当下的挑战。
也是本着对这个观点的深刻理解与践行,在他的倡议与推动下,
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
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
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
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知识与经验的价值在迅速贬值。
福楼拜曾经说过:真正的绅士,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我们都希望每天保持像干的海绵一样如饥似渴的获取新知,永远追求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每天努力让自己变得 不二......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想的太多,而做得太少。
写这个公众号的目的,其实就是把这些年踩过的坑,和你一起分享并提出节约方案,节约你5-10年的时间,提升你的职场经验,人生认知。
我们重要的不是纯粹的抛出问题,而是告诉你原因在哪里,并且指导你该怎么做。
韩寒说过:小孩子才讲对错,大人永远是权衡利弊。
让我们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会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