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剑桥优等生:爸爸,这是我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初晓学院

最近我在看一套书:《塔维斯托克诊所·了解你的孩子》系列,它是由一群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一起写的。

这套书有四本,分别写的是0-2岁、3-5岁、6-9岁、10-14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讲到,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一点刷新了我的认知,接下来,我就从书中的一个故事开始,跟你聊聊“好孩子”这个话题。

01

大家一直觉得13岁的安妮,是相当有自信且聪明的“模范生”。

然而,在一次钢琴考试之前,她突然惊恐发作。

她毫无原因就无法呼吸,不停地颤抖,只能从考场中跑出来。

3年前,安妮的妹妹因为一次严重的车祸而受伤,妈妈一直对自己特别自责。

为了让妈妈心情好点儿,安妮一直努力做个好学生,并且成了妈妈的主要照顺

者,她试着当妈妈的“妈妈”。

在“好孩子”的外表下,安妮内心其实一直有一个很深的恐惧:她怕自己不够好,她无法忍受失败,因为她觉得那会让妈妈失望。

即将到来的钢琴考试,强烈的竞争感所带来的的巨大压力,最终打碎了安妮强作镇静的外表。

幸好,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安妮认识到自己潜意识里“满足他人”的动机,也认识到自己一直不敢做真实的自己的原因。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乖孩子”。但过分懂事的孩子,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放弃真实的自我。

02

这些代价,平时可能看不出来。甚至,满足别人期待的动力,能让他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比如考上好学校。

但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在上了好学校的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他们在学业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却缺乏成就感。

比如这本书里,讲到的另外一个例子:

有个孩子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对他期待特别高。他学习也特别努力,想尽办法实现父母的期待。

最终,孩子考上了剑桥大学,并成为了优等生。

但他却说:“这是我为父亲做的最后一件事。”

为什么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因为,直到完全满足了父亲的期待之后,他才开始认真思索,除了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和听话的儿子,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亲对他的高期望的确给了他很大帮助,让他在学业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让他付出了代价。

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03

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感触特别深。

最近大家对阶层谈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发现,似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阶层。

因此,无论哪个阶层,对孩子的教育都极为重视。

父母们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孩子设计规划了很完善的求学、工作,乃至是婚姻、人生路线。

但这些看起来很完善的规划,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当事人:也就是孩子的参与。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他哪里知道那么多,我现在替他做好规划,他长大后就知道这是为他好了。

我有一位朋友,她爸爸认为财务工作非常好,就帮她规划好大学的专业,甚至在毕业后,爸爸还不允许她参加工作,不允许她离开家自己住,而是让她花三年时间,去考下一个证书。

最终,她全部满足了爸爸的期待。但她也跟我说,她以后再也不想做财务工作了。

所以你看,有时父母的愿望哪怕是都实现了,但代价却是孩子对自己人生的迷茫。

04

今天我特别想强调的一个重点是,在做任何选择时,你一定要参考孩子的实际情况。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任何事都要让孩子来决定。你可以特别注意这两点。

第一点,做决定时征询孩子的意见,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虽然最后可能还是选择了你制定的方案,但至少孩子有表达的机会,也知道你做这些计划,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第二点,是从小就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特质。

学音乐教育的书林老师,有一次跟我聊到,她发现有些孩子,先天条件根本就不适合学音乐,但父母还是为此花费了很多精力。

相反,运动或者画画,可能才是真正适合她的专长。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觉得自己愚蠢不堪。”

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了《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这本书里的一个话题: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最后,我想用这本书中的一小段内容作为结尾: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主要有以下几个可能:

①孩子太胆小了,不敢突破;

②孩子太体谅家长的压力与困难;

③孩子太满足于现状,缺少动力;

④孩子太认同父母的观点和价值观,而不敢有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也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的孩子对自己足够了解吗?比如自己擅长的能力、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对这个问题你没有答案,那我建议你在合适的时候,跟孩子聊一聊。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初晓学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