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893:【读书】《秋园三》那个时候生活如此之难

2024-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竹幽兰

有一阵子大家一起吃饭,一起挣公分,但是许多人家常常是吃不饱。稻谷成熟的时候,深更半夜就有人去偷稻谷,回家后用石头砸掉谷壳,想自己做饭吃,又怕干部来查,所以就躲到茅房里割几块砖头,放上锅子煮成半生不熟的饭,拼命吃掉,再将东西转移。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听父母说过挣公分。好像那个年代每一个活计都是有它相应的工分,大多数人是被生产队统一调度,去干什么活?只是有一些特殊的岗位,比如烧饭,比如插红旗,比如其他什么,相对而言,工作量小一些,工分也差不多,那样的岗位就成了很多被关照的人,盯住的岗位。

是不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大锅饭,当后来安徽小阳冈的人打破了这种局面,才得到众人的响应?当然,他们可是立下了生死状,也承担着不可预知的后果。

所以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改革和创新的。没有他们那一个村勇敢的人走出的勇敢的一步,或许今天我们仍然在大锅饭时代也有可能。

看到一个情节。因为饿得太久,在打了禾之后分到了一点粮食,舍不得把谷办成米,就连谷壳一起磨成粉,煮成糊糊吃,最终的结果是便秘,大便解不出,最后只能用棍子从把那些大便掏出来掏出来,而且一个村的人都是这样,到最后大家顾不得羞耻,连喜都拨了出来。这样一想,那个时代的人珍惜粮食“近乎过分”也就情有可原了。

突然想起逝去的爷爷。一次新蚕豆上市,我总是一边吃蚕豆,一边吐皮,其实说实话,新蚕豆的皮既不疙人也不难吃,儿时的我竟是那样吃不下去。爷爷看到我这样吃的时候,就在旁边说,丧良心啊,把这么好的豆子皮给吐了。儿时的我不理解,现在想来是自己没有经历过那样饥饿的年代,也没有经历过“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的艰辛。

自己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从出生到现在,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不仅没有经历饥饿,而且温饱无忧、小康美满、家有房、车,不愁吃喝。感谢生活,感谢为我这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过的所有人,珍惜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