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心理

苏东坡的粉丝

2023-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淯水清清

千百年来,粉丝最多的人应该是苏东坡,凡是文人雅士都仰止于他的天才魔力和旷达的人生智慧,他的诗词熠熠闪烁,佳句天成,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真缘身在此山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这些诗充满哲思,总能带给人无限的启迪 。读诗似睹人,你仿佛能看到他轻轻一笑,挥洒于天地,不管何等境况,都能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

我对苏东坡的喜爱,始于中学时读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词豪迈大气,读起来荡气回肠,老师讲的激情澎湃,我听的如痴如醉,自此,凡有苏东坡的诗,便先读而后快,那时候没有粉丝一说,实际上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东坡粉了。

后来去杭州,游西湖,在草长莺飞的四月天,走在杨柳红桃的苏堤上,惊叹于苏轼在九百年前治理西湖的奇思妙想,这苏堤是他第二次任杭州地方官时,为疏通湖中淤泥葑草顺势而筑,既省去了运送成本,又贯串了湖的南北,方便了两岸通行,他还命工匠在堤外最深的水域建了三座葫芦形状的石塔,主要是为防淤塞,划界不让在此种植。不成想,苏轼做事如作诗,化腐朽为神奇,成就了西湖名胜“苏堤春晓”、“三潭印月”,使得“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越发撩人心魄。

中午,我们一行人在湖岸一家饭店用餐,自然要品尝名菜“东坡肉”,这道红的透亮、入口糯而不腻的佳肴,黄州和杭州都争说是发源地,其实,不管这道菜出处哪里,苏东坡都为后人带来了极具感官美的享受。这次杭州之行,不是因为诗,而是他的为政为民情怀,让我更加成了他的超级粉丝。

苏轼在政治上因与变法思想不合,一生处在颠沛之中,先后被贬三次,黄州,惠州,儋州,可谓是起起落落,命运多变,但他胸襟开阔,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他独具幽默的天赋和创造快乐的能力,都能使得他安然自得,活出独有的洒脱,写出旷世的诗作。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为解决生存问题,苏轼亲自带领家人在东坡开垦荒地种粮,自此称“东坡居士”。黄州虽苦,却是苏轼精神世界的升华之地,三咏赤壁,把中国的文学之美推向了最巅峰,同时,也圆融了他超然达观的哲学思想。他到黄州三年后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想必人人喜爱,那是一种有我而无我的从容自信,充满着清迈豪气。读之,心境豁然,心灵静化。“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苏轼是属于人民大众的,庙堂之外的苏轼无论何种生存方式,都能想法造福一方百姓,诗文更是锤炼的如入化境。如果苏轼善于应合、谙于入仕,顺利升至宰相,荣华富贵一生,那就没有后世永恒的苏东坡了。在营营苟苟者眼里,苏轼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殊不知,苏轼的个性和他遭受的磨难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是对华夏文化慷慨的馈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迷茫中总能在苏东坡的诗文中找到解药,比方有人说,我现在年纪上了年纪,什么也不行了,混个日子算了,你看他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倘能西。”你思念远方的亲人,他劝慰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觉得生活苦,而他却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总之,苏轼是一个能让人精神饱满、心里亮堂的人。

大师林语堂肯定是超级东坡迷,他写巜苏东坡传》,豪不掩饰地评价:“象苏东坡这样的人物,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你如果不以为然,那么看苏门四学子的秦观写诗致意苏东坡:“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可见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也可见苏东坡的粉丝多么强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