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散文

长大的男孩

2023-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5月蔷薇开

深秋的雨,冷冷清清地下着,一早,送准备上学的儿子去公交车站,车停后,看着他麻利地上车、刷卡,找到靠近车门的座位,整理好雨伞,安顿好自己沉重的双肩包,以及装得满满当当的手提袋,转头向我挥手告别。

顺利的话,他将于15分钟后下车,经过一个红路灯,穿过马路,然后步行5分钟,到达学校。

这样的过程,每天都在重复,只是,今早的一场秋雨,让我看着远行的公交车思绪万千。

六年前,他还是小学一年级的小豆丁,开学前一天骑自行车摔伤了左臂,绑着石膏。以这样的造型在新班级亮相,很多小朋友好奇,他得了一个“残疾人”的外号。

原本他是笑着和我讲的,我自然也就没当回事。隔了一段时间后,早上上学,变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明明已经到了校门,就是不进去。校门,变成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墙,甚至,还没到校门口,心里就筑起了网。

各种道理都讲过了,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卡在校门口。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从来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每天晚上临睡觉前就开始给儿子进行心理建设,他都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依然会重蹈覆辙。

这种对于上学的恐惧,也变成了我的恐惧。

冷静下来分析,儿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升小学前,由于身体原因,休学了近一年,重新适应集体生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

第二是入学前没有进行任何幼小衔接的课程准备,学习上有困难。

第三是由于胳膊不方便,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没有交到朋友。

意识到这三个原因后,我放弃了讲道理,也放弃了每天进行心理建设,因为我意识到,越是强调这件事,孩子就越在乎这件事。不如淡化这件事,给孩子心理空间,慢慢去适应。

同时,和学校老师沟通,请老师在学校可以多关照孩子情绪。

最后,我主动去和同班同学的家长联系,周末邀约小朋友一起玩,快速帮孩子建立了朋友圈。

一段时间后,上学难终于变成了过去式。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不知不觉间,孩子经历了很多成长的关键期,有的成长是缓慢发生的,有的却是突然间,让我感到,曾经的小男孩长大了,越来越是个男子汉了。

踏着秋雨往回返,微凉的雨,心里充满感动和力量,是儿子给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