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维深度的课必然不太顺
2023-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焱_铁文
理想的课堂境界是文质皆美,内外兼修,好看也中用。如果做不到,则当舍好看而取中用。怎样的课才中用?思维的水平--心智活动的有无、多少和深浅是最重要的标准。大致可以讲,思维运作得好的课即好课,是直学的课;完全可以说,未能激活思维或思维状态不佳的课一定不是好课,不是真学的课。几乎所有行云流水的课都好看不中用,问题就出在思维这一课堂要素上。
思维是学习的灵魂、教学的心脏,各科皆然。我以为,以语言或动作技能学习为核心的学科(主要指外语和体育),思维的权重或许稍小一点,因而这些课无妨上得顺一些。譬如,在一个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英语口语训练课如果也上得很不顺畅,那肯定有问题,“行云流水”于是略有一点存在的合理性。不过,这些课同样要用脑,同样有思维(言语思维、动作思维)问题的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有所差别。就此,真学的一个定义是,逾越未知、困惑和障碍,实现正向位移的心智实践活动。从“三表”。教学走向深度教学,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无他,但思而已。
有顺有不顺,在顺的时候或地方,学生思维涌动,对话踊跃,课堂流程推进速度当然可以较快;在不顺的时候或地方,学生苦思冥想,纠结焦灼,教学行进自然需放缓。在波动之中,学生既能体会胜任学习的欣悦,从而信心倍增;也会品悟战胜困难的艰辛,从而意志弥坚。不太顺的课堂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诸方面悄然成长,不断拔节。
当然,整体上看,目前课堂普遍可见顺者越顺、不顺者越不顺的马太效应。建议以相反相成为原则,进行必要的教学干预,让顺者能适应受挫,让不顺者也有机会享受欢畅学习的暖阳。在此方面,教师无妨学学孔夫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