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公益私塾
“那里夜夜都有月光”,希腊神话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令人神往的世界。诗人们称颂“我爱回忆那毫无掩饰的时代”、“今夜的天空很希腊”,甚至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也说希腊神话“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同时对西方的文化与生活影响深远。了解西方社会,希腊神话是必备的文化修养。
陈喜辉老师的希腊神话欣赏课在哈工大开设近20年,每年选课学生近2000人,极受欢迎。从诸神的宏观政治、微观情史,到英雄的沉重命运、绝顶悲欣,他驾轻就熟,旁征博引,巧妙打通,生动叙述。《神在人间的时光》以课程讲义为基础,在绝对尊重原典的前提下,把纷繁的神话重新编排,划分为圣山王族、在野神灵、大地超人、伤爱飞情四大板块,解决了由来已久的人神混讲、故事交叉的难题,而献给诸神的生动绰号则让古老的神灵跃然纸上。阐释极富当代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在毫无隔阂感的叙述分析中,解析故事深处蕴含的人性秘密与文化意义。
在作者的讲解下,希腊神话是一幅世俗、明媚的图画,富于人生情趣和人文精神。为强化这一特征,《神在人间的时光》精选了近百幅世界名画,平添视觉的美感与生动的质感。
自序
借梁山好汉的故事来想象奥林匹斯众神的生活并不合适,梁山上奇缺女性与爱情,几个母夜叉之类轻易地成全了好汉们重义轻色的美名。若论武功,即使公孙胜也只相当于奥林匹斯山下小妖的水平。但无论如何,奥林匹斯天神们还是太像占山为王的土匪了——当然他们不土,起码是贵族落草,林冲、卢俊义的档次。若温和一点儿,我们还可以把奥林匹斯想象成一个度假村,那里住着人类的一些高贵而浪漫的亲戚。
较比之下,中国的神更像神的样子。他们使命感很强,喜欢开天辟地、抟土造人、补天治水的大事业,但不愿意和男女人民在一起。他们住在九重之上、虚无缥缈之中,而且简直是一种故意。据说本来神仙和人类居住得很近,楼上楼下的,可以方便来往,搞搞意思,可是天帝颛顼执政时很不喜欢无差别状态,就搞了个“绝地天通”的工程,拉远了仙境与人间的距离,从此人神两界,互无兴趣,基本断交。这些神身体不似人形,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七情六欲。比如就爱情而言,中国神话中没有代表人的自然本性的爱情之神,只有婚姻之神——月老,给人的感觉仿佛退休老干部开了个婚姻介绍所,并且专做“黄昏恋”。神神之恋、神人之恋既稀少又没有情调。试想女娲人首蛇身,西王母杀气腾腾,人类岂敢盼望垂青。级别较低的嫦娥倒是浪漫了一下,但丈夫既非血肉凡胎,她后来又干脆逃离丈夫和人间,宁肯去月亮上过一种没有人间温暖和爱情的清冷生活。织女、七仙女——严格说都不算女神——耐不住寂寞下凡走一遭,最终也像女知青或女大学生村官一样返城了。哪有神仙眷侣,我们记忆中像点儿样子的爱情,多是由一些三流的仙女甚至女鬼、花妖、蛇怪或狐狸精之类造成的。再等而下之的甚至是“天子”——皇帝的微服私访调戏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