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第二年,苏轼就想退休了,可惜啊—

2024-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给丘吉尔做饭

原创

中国人的中秋,都会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事实上,把人间团圆与天上月圆关联起来的,苏轼是第一人。

此前,月亮是月亮,中秋是中秋,顶多吃个“月饼”,而“月饼”的名字和内容,宋朝那会儿也还没有。

而这时候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还不叫“苏东坡”。

这一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41岁,在密州,官不大,但他豪情满怀。1075年,他还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状态,还准备“西北望,射天狼”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年,苏轼的中秋过得很快乐,酒也喝得尽兴,唯一的遗憾,是弟弟苏辙不在身边。好在第二年,他们终于能团圆。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这里的“安石”,不是那个与他政见不合,导致他仕途多舛的王安石,而是东晋的谢安,中年出仕,想退休,又不免恋栈,苏轼用他的故事警醒自己和弟弟。

在苏轼的文字里,弟弟苏辙是最常出现的表达对象,而他俩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功成名就之后,早日退休,回到“夜雨对床”的耕读生活那种单纯的快乐。

“夜雨对床”是考前复习的时候,他俩租住在一个破庙里,一起埋头苦读,疑义相与析的日子,有天晚上下雨,两人只能宅在屋里,吟诗作文,兴致盎然,觉得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了。如果不是“建功立业”的抱负驱使,恨不得日能一直这样地岁月静好下去。所以两个人约定,尽早退休还乡,再来夜雨对床。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两兄弟同时高中,被京城的文化圈高层认可,连皇帝面试了他们之后,回到后宫都搓着手对皇后说:今天朕为儿孙找到了两个好宰相苗子哈!

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歌词作于1077年中秋。这年他42岁,从密州前往徐州,与苏辙相会,两人一起呆了三个多月。

18年后,他还写了个跋,说这首歌要用《阳关三叠》的那个曲调唱。可见还是在道别。

时间来到1082年,苏轼经历了人生重创,乌台诗案之后,幸免一死,被贬黄州。

在最初的张皇失措之后,苏轼发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的精神,开东坡种地,筑雪堂作诗。这时期的作品,才开始有了“旷达”,这也是中国文学中的独一份。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1082年八月,东坡游黄州赤壁时借景怀古抒感而作。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首写于同年中秋,苏轼——哦,这时候已经叫苏东坡了——47岁。

下一首,已然是8年后的1090年,苏轼55岁,日子好过一些,工作调到了他喜欢的杭州。他在这里,治六井,开西湖,建南北长堤,人称“苏公堤”,还计划钱塘江水利工程——仍然是那个关心百姓,努力做事,效率奇高,且富于美感的老东坡。这首词写于中秋过后3天,苏轼与苏伯固到钱塘江观潮之后。头发更白,他也更惯于自黑。

南歌子·苒苒中秋过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

下一首,作于1093年八月,定州。58岁啦。八月一日,伴随他25年夫人王闰之在京城病逝,朝廷的局势又将变化,他想远离是非之地,但是,能“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呢?

行香子·抒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下一首,时间地点有争议,或说黄州,或说杭州,但更有可能是儋州。

如果这样的话,就是1097年的中秋。62岁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被逐到海角天涯,开始还住在官屋,不久又被赶出来,只好自己在桄榔林中结茅屋三间,以庇风雨。

西江月·黄州中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62岁,距他生命的终点还有最后4年。这一年,圆月还是圆月,只是“千里共婵娟”的光华不再。风吹过门廊,桄榔树的叶子哗啦作响,没有客人,没有好酒,月亮被亚热带的积雨云挡住,不再有一地清晖,惟有北望,惟有满目凄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