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律是成长中的新体验
这不自律岂不更焦虑?
段时间自从4月27号,母亲查出患了肺癌晚期,先后5次住院化疗。我穿梭于家庭、学校和医院,心情起起伏伏,内心说不得焦虑恐惧,担心,纠结。不仅不能静心学习充电,连带班教课都远不如从前精心,用心。更让我感到自己不可救药的是自己自律性极差教课,不论开学前后还是暑假,每天拿起手机不由自主刷视频就是好几个小时,折磨地眼睛模糊流泪,但是就看自考不能悬崖勒马,不能控制自己,事后感觉非常后悔,虚度光阴,蹉跎岁月。在强迫与反强迫之间徘徊。
今天开学第二天,面对开学时各种扑面而来的焦虑以及解决不完的棘手问题,如果我不能做到自律,自甘堕落,就会与做一个内心明亮的教师背道而驰。
何谓内心明亮的教师?
我想内心明亮的教师一定有着自己坚定的教育理想,即使身处泥泞,也能用自己微弱的光给孩子打开一片光明的天地。
内心明亮的教师一定能够明白教师这份工作对于自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即使身处喧嚣,依然能够坚守那些朴素的教育常识。
内心明亮的教师也肯定有过焦虑、彷徨和迷茫,但是他总是能够拨开现实的迷雾,通过长期地读书、反思、写作、实践,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自尊自信,做一个精神笃定的教师 我应该会理性、正确地去看待这些东西,不因职称晋级、荣誉表彰、考核评比等,时而垂头丧气,时而自怨自艾,时而心灰意冷。
在《做幸福的好教师》一书中,深圳的赖建华校长说:“教师要获得职业的幸福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物质生。一是决心。
教师要多向内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生命的觉醒与成长,做一个精神笃定的教师。这同样需要长久地思考、阅读、写作和实践,才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笃定地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该拒绝什么,从而在喧嚣的教育现实中守住内心的平静。
做一个精神笃定的教师,哪怕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也要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份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负责与敬业。
做一个精神笃定的教师,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是荣誉的堆积、上级的真正的优秀是在教育这片土地上不断地深耕,扎根一线、默默付出,坚持教育的“一厘米之变”,力求带给学生最丰硕的教育果实。
努力做一个心境豁达的教师
在当下这个极度内卷的时代,我认为老师应该践行杨绛所说的“不争主义”,拒绝内卷,做一个心境豁达的老师。
每个班级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教师的发展之路和优势也不一样,为什么非要跟别人比、跟别人竞争呢?再说那些通过“内卷”、折腾学生得来的奖项、荣誉、表彰,又有多少是货真价。
读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读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读庄子的“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我常常感受到他们面对人生苦楚时那种超脱、豁达的心境。我们何不效仿古人,做一个心境豁达的
当老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又会出现。问题的接踵而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面对问题时拥有什么样的心境。
只要我们不忘记初登三尺讲台时的那份理想与激情,我们就能保持精神的笃定。
新学期,老师们做一个心境豁达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