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故事集读书读书笔记

有这么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查令十字街84号】

2018-03-17  本文已影响154人  北北笑

文|北北笑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私密的情绪化的个人体验,这句话接近事实。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不将个人的体验和彼时彼地的环境,带入到我们对作品的解读中。很多感受将无法被诉诸于口,很多感受在说出来的那一刹那即被异化,很多感受可能无法得到回应。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时,我在西西弗书店呆了一整个上午,中午回家便迫不及待找出这部老电影,并饿着肚子看完了它。我想看看汉芙小姐和德尔先生在写信以及读信时的模样,看看伯尔顿老太太送给汉芙小姐的桌布有多么地漂亮。

01

因为热爱,所以懂得

绝大多数时候,阅读是一件孤单的事情。在无数的可能性中,我们在某一时间,某一个地点,某一个人生阶段,遇到了某一本书,而被当中的某一段文字所启发,甚至是爱上这段文字。

汉芙小姐和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长达20年的越洋友谊,从1949年10月寄出的一封信开始,当时她在纽约街头跑了四家书店,都没能买到她想要的英国文学书,甚至还被书店老板嘲弄一番。

在近乎绝望的时候,她在杂志上看到了查令十字街这家小书店的信息,并试探性的写了一封附着书单的信寄过去。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碰到了德尔先生,也就是在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与她通信,并为她四处奔走找书的人。

德尔先生同样也是爱书之人,即使他和汉芙小姐从未谋面,却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品味,这使得他们互相成为最懂彼此的人。

正如汉芙小姐曾在信里提到:“ 弗兰克,你是最懂我的人。”

02

我一直相信: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人双方皆然。

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

这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该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二十年的时间里,汉芙小姐在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总共购书近五十种,这个数目不算大,算不得是位好顾客,但她与书店的德尔先生及其他人的通信来往,却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特别是当她通过英国朋友布莱恩,得知战后的英国经济困难,很多物质资源紧缺时,她便自掏腰包购买火腿、鸡蛋、罐头等食物,寄给书店的全体员工。这时候的她并不富裕,却多次将食物寄往书店,甚至还托朋友送丝袜给女店员及德尔先生的妻女。

汉芙小姐的慷慨大度,为她带来了真挚的越洋友谊,书店的工作人员把她视作亲人,并纷纷写信给她。连弗兰克的妻子和伯尔顿老太太,也忍不住写信向汉芙小姐致谢,并盛情邀请她去英国。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书信成为他们平静流淌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汉芙小姐写信大都以轻松调侃的笔墨,信手拈来,天马行空,不拘格式。而德尔先生一直是以英国绅士形象存在着,他也并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他惟一的报答是兢兢业业地为汉芙小姐寻觅好书。

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位好朋友,朋友前些年一直在悉尼,我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以邮件为主。在发出邮件和收到下一封回信之间的那段时间里,总会带着一些期待,一些祝福,期待朋友下一次的回信里有好消息和我分享,同时希望她在异国他乡一切顺利。而这种期待和祝福,会让人觉得幸福。

这个月初,朋友回国了,这个消息让我开心了好几天。虽然我们之间仍然隔着两千多公里的距离,但终究是近了很多,时间也能同步了,真好。

人和人之间,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吧。

03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我始终不真正明白人们为什么不买书?这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样东西吗?

一个人类所曾拥有过最聪明最认真最富想象力最伟大的心灵,你不是极可能只用买一件看不上眼衣服的三千台币就可买下他奇迹一生所有吗(以一名作家,一生十本书,一本书三百元计,更何况这么买通常有折扣)?你不是用吃一顿平价午餐的支付,就可得到一个美好的洞窟,以及一个由此连通的完整世界吗?

我见过太多买空书壳做装饰的办公室,以及店铺。见过把书当桌垫用的人,一本好书被烫的发黄,溅满油渍。也见过爱书如命的人,即使没有书签做标记,也舍不得折页,生怕践踏了好书。

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关门后,很多人为之惋惜,其中最失落的还是汉芙小姐,当她终于实现英国之旅,兴冲冲赶到书店时,却只看到了空荡荡的旧书店,空无一人。为她服务长达20年的德尔先生,也去世了。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有点惭愧,西西弗是我常去的书店,却很少在店里买书。每次在书架上发现想看的书,就习惯性掏出kindle找到电子书购买,因为方便做笔记,还不占地方。

看这本书时,我在想,如果每个去书店的人都像我这般,书店大概会撑不下去吧。为了弥补心里的愧疚,第二天特意去店里买了几本工具书,这个是电子书替代不了的,因为经常需要前后来回翻。

看完这本书,也许你也会开始爱书,惜书。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汉芙小姐和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之间的商业来往,她不欠书店任何东西,她付钱买书,书店为她提供找书服务,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交易行为。但她却在自掏腰包买食物和丝袜寄给书店的同时,仍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1952年的圣诞节,汉芙小姐在回信中说:“我心里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在1969年4月11日的最终决算,她仍得到“我亏欠她良多”的结论。

汉芙小姐曾经几次计划去英国,都被耽搁下来,换房子,看牙医,一次又一次花光了她那本就不多的积蓄。书店全体员工都希望能亲自见一见汉芙小姐,尤其是德尔先生,每当店里有美国客人光顾时,他总是忍不住细细打量,期盼着汉芙小姐的到来。结局有点残忍,一直到他病逝也没能见到汉芙小姐,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1969年的元旦,汉芙小姐收到德尔先生的死讯,忍不住放声痛哭。那个为她四处奔走找书,为她服务长达20年的人,没了。她与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的通信,也结束了。

第二年,她终于实现了去英国的计划,到达酒店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书店,去查令十字街84号。当她走进即将被拆迁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时,距离她第一次给这里写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她笑着对空荡荡的书店说:“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

汉芙小姐环顾书店四周,每一个书架,每一个角落,她都深情凝视。而她站立的地方,正是这20年时间里,德尔先生经常深情凝视时所站的地方。即使从未谋面,他们的眼神却那么一致。

有这么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END


我是北北笑,用有趣的文字分享有趣的生活。

谢谢你喜欢我的文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