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岭—双肩义担古今愁
世道江湖不自由,
神坛仙座几时休?
一钩残月天如水,
双肩义担古今愁。
—题记
1
生活不能随意,收藏更需严谨。
这是李书岭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何为善良?
路遇需要帮助而伸出援助之手者,可称之。
何为慈善?
知晓他人面临危险而倾囊相助者,可称之。
何为侠客?
散尽家财只为保存民族瑰宝,留下天下公义者,可称之。
几十年前,大师丰子恺创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画作,今日观之,仍不禁感慨,时代已变,大师何时再归来?
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闻此,有些凄然,有些果敢,有些孤傲。
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就是李书岭老师。
对李书岭老师很难下一个定义,农民,企业家,收藏家,国家特级鉴定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李书岭老师谦逊平和,待人接物,均显大家风范。
整日与古董玉器为伴,身上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气。
有幸数次前往李书岭老师古董王国游访,听李老师讲解一件又一件古董国宝背后的故事,总觉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散尽家财,只为保存国粹,此等疯子般的举动,初被众人误解,而今,方知,其乃大爱。
圈中好友常以“中原张伯驹”称之,李书岭老师均严词拒绝,并以“后辈不敢僭越”为由,以示对张老之尊重。
于古董玉器之中,明清家具之内,清茶一杯,藤椅两把,与李书岭老师,喝茶论道,纵论江湖。
2
柳清河:
李老师,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专访。打扰了您的清净,在这种地方,不由自主让人产生一种敬畏感。您平时有没有这种感觉?
李书岭:
我也很感谢你和你的团队能给我做这个采访,打扰谈不上,都是朋友。
敬畏感,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
中国人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敬畏,对这些国宝的敬畏。
柳清河:
我很佩服您,能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谈收藏,必然离不开张伯驹先生,您个人怎么评价张老?也请您谈谈个人的收藏经历。
李书岭:
我对收藏从最初的无心进入,到现在的尽力保护,中间经历了很多的波折。
每一个古董爱好者,都要经历一个从学生到老师的过程。
我也是偶然的机会接触这个行业,后来狂热的沉迷其中。
那时候正好赶上拆迁,我发现附近很多居民家中有很多家具,他们不懂这个,有很多都当烧火棍或者废品给扔了。
我个人尽力抢救了一批,但还是很遗憾,好多还是被毁了。
古董家具这东西属于艺术品,什么叫艺术品?
艺术品的一大特性就是,具有不可复制性。
在抢救这些家具的过程中,我开始了认真钻研,并且有幸去清华大学考古系进行系统学习。
毋庸置疑,张伯驹先生是中国考古史和收藏史上都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
说他是中国收藏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峰,一点也不过分。
张伯驹先生出身比较好,按现在话说那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和富二代。
一身长衫,相貌儒雅清秀,低调沉稳,出手豪阔,文化底蕴深厚,满身的艺术细胞。
这是时人对他的印象,但他与其他的富二代官二代,在骨子里都不同。
他视金钱如粪土,为了收藏不惜倾家荡产。
张伯驹曾说“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后来,他和夫人潘素把所有藏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此种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收藏人。
3
柳清河:
张伯驹先生有您这样的后辈晚生,一定会倍感欣慰的。您的字号是悟陶,有什么讲究吗?
李书岭:
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很大,西方重知,东方重悟。
比如,西方人会告诉你一个又一个的道理。而我们东方人比较含蓄,喜欢让大家靠自己去领会。
这就是—悟。
悟,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大道。
现在中国人讲究小聪明,而且把耍小聪明当做智慧,其实这是错误的。
真正的聪明,就是每日三省吾身。
陶者,陶冶情操之意。
与这些古董家具打交道,能够让人不再烦躁,能够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一生。
收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悟道的过程。
柳清河:
那堂室名为何叫聚宝斋呢?
李书岭: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聚集民族瑰宝历史宝藏。
二是希望有识之士或者是同道中人能够一起行动,为后人留点儿东西。
柳清河:
您给我的感觉就是很谦虚,明明已经是大家了,还谦称是个收藏界的小学生。您可是国家特级鉴定师啊。
李书岭:
不敢称什么大家。
收藏界,卧虎藏龙,高手众多。
终其一生,我都在不断的学习。
跟老师学,也跟各位朋友同道学。
收藏比较特殊,和其他行业不同。
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被发掘,也就会有新的课题出现。
作为一个收藏人,要永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学习之心,求知之心。
柳清河:
在您收藏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感谢的人?
李书岭:
有两位老师对我帮助特别大,一位是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杨静荣先生,一位是青铜专家丁梦先生。
很有幸,能够得到两位大师的指导教诲,两位先生言传身教,受益终身。
4
柳清河:
这么多年,您觉得收藏给您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书岭:
让我变得安静了。
年轻时年少轻狂,爱上收藏以后,变得沉稳很多,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是在修行。
在古人的智慧和才学中,修行。
柳清河:
您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吗?
李书岭:
不夸张的说:余生,献与收藏。
柳清河:
佩服您,我知道除了收藏以外,您还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那您能给年轻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吗?
李书岭:
不敢称成功,都还在路上,都还在学习。
很多年轻人喜欢抱怨,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点,这是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年轻人,要有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敢想敢做,方不后悔来世走一遭。
李书岭简介:
字悟陶,聚宝斋主人
国家特级鉴定师
后记: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书岭老师抽着香烟,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责感。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古董没有保护好的内疚。
一个人,把属于时代和历史的责任,主动揽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大情怀。
在跟李书岭老师接触的过程中,也是我不断学习的过程。
听李书岭老师讲张伯驹,谈王世襄,聊马未都,说明清家具,话宋朝瓷器。
每一件藏品都是一个又一个故事,每一个物件,都有一个有一个名字。
在李书岭老师的聚宝斋,犹如穿越时空回归古代,与苏东坡饮酒,与唐伯虎对弈。
感恩李书岭老师,他不仅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存了瑰宝,还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历史见证。
民族历史的传承,有两种方式,文字和实物。
李书岭老师,以一己之力,扛起了传承中原明清家具史的重任。
在此,请允许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李书岭老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也希望,李书岭老师能够多多保重身体,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拯救古董家具的行列中来。
2018年5月31日
戊戍年 丁巳月 癸亥日
于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