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情绪
那一天,糖宝宝在拆一个玩具时,因拆了有一会还是没拆开,她烦躁的直接将玩具扔到地上。
而生活中,很多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做什么玩什么遇到挫折时,或是需求不被满足,等待的时间稍长,他们就容易急躁没耐心。动辄打人、扔玩具、哭闹撒泼,做为家长在一旁看着,稍微控制不住情绪的甚至一肚子鬼火。或是直接出言威胁恐吓道:“你再这样没人喜欢你。”“你再这样就把你关外面!”
就像有一次视频,当糖宝宝奶奶在那得意的说带糖宝宝外出串门,因糖宝宝现在大了她抱起来吃力,半路糖宝宝瞌睡来了她威胁糖宝宝不要睡,睡着了奶奶不爱她把她给别人。别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一路上糖宝宝还真就不敢睡,一路跟着她奶奶走就怕她奶奶不要她。听着糖宝宝奶奶在那说的带劲,我简直忍到了极限。当然当时我并没有直接发脾气,毕竟那是婆婆,而且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不好。挂断视频后我马上给老公打电话,就着这件事说了我的意见。
孩子现在小简单单纯,却也最为敏感脆弱。虽然现在还不怎么分的清对错好坏,却最是能感知身边人的情绪。孩子瞌睡来了那是因为她困了,威胁恐吓她睡觉就不要她势必会增加她的心理负担,让她原本再自然不过的行为举动因大人的情绪或要求而变的不敢甚至是害怕,而最残酷的事莫过于大人告诫孩子不准生气、不准哭、不准闹,在孩子情绪来了试图压抑他的情绪或是想法。
孩子需求来了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哪怕是向大人发脾气,那也是在请求大人的帮助。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温和地接纳他的情绪,让他明白哪怕他生气了、哭闹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依然在他身边。而不是把自己的坏情绪带入,干预他的情绪。
很多大人眼里,孩子生气、愤怒或是不按要求来都是不好的,喜欢强迫孩子顺着大人的想法,长久灌输给孩子的就是这样的信息:生气了、抱怨了、反驳了,就是坏孩子,只有听话,乖,才能得到大人的爱和关注。
于是,很多孩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只会乖乖听话的孩子,受了委屈不敢哭,有了脾气不敢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以后的人格发展。
幸而老公也意识到那样做不对,再三叮嘱奶奶要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想法意愿。
而做为父母,我们也要尽量多观察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情绪,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分辨她是开心?伤心?害怕?还是失落……陪伴时多一些耐心,有事没事多抱抱他。孩子,不要怕,任何时候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
我相信摒弃一些育儿的概念,哪怕不能时时在身边,多些情感交流,陪伴时多些耐心和互动,温和而坚定,孩子依然会和我们走的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