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读书无戒训练精英群

认知颠覆: 困住你的就是你自己!

2018-12-08  本文已影响80人  古月如歌519
认知颠覆: 困住你的就是你自己!

小说《在轮下》里写道: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的将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做尘土且不偿命。

在浮躁喧嚣的当下,我们似乎越来越处于各种知识焦虑,对阅读各种励志成长类的书籍趋之若鹜。但是,书读得越多,学会发觉我们之所以不如意,大多数情况是基于我们自身。自身思维的局限、自身头脑的认知甚至是自身的技能水平。

今天我们一起解读的这本书,是来自程驿老师的《认知颠覆》。这几年有关于认知思维类的书籍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现在还处于思维认知的基础学习阶段,那么这本《认知颠覆》将会从实际出发,契合你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给出理论与方法。

本书作者程驿,是简书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思维类干货文领域。书中作者引用大量的思维类素材,旁征博引。每一章节都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继而引用书籍或电影中的经典片段同时概括理论概念,进而逐层分析,既包含了理论与方法,又颇具趣味性,令读者手不释卷。

全书分为4大部分,分别从思维局限 大脑认知 沟通能力以及职场技能这四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想要改变目前现状,必然需要推翻过往的传统认知,从思想上颠覆,才能利用整体的系统思维,看清形势,看透问题。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系统性地解读这本书。

一、冲破思维局限

01 遭遇"选择困境"

反馈问题

书中告诉我们,人们面对选择的时候之所以会陷入困境,主要是:内部反馈耗竭又迟迟等不到外部反馈的到来。这个怎么解读呢?

记得刚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很多学习群的小伙伴问的最多的就是"写作能赚钱吗?""写多久可以开始赚钱?""我这越写越差,还是放弃吧"。其实,我们仔细来剖析一下这些问题,都是在影射大家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刚刚开始写作,自我内心充满了热情(内部反馈)但是随着瓶颈期的来临热情消退,但是一直想要的变现、名气、出书等等(外部反馈)现象却仍旧没有出现,于是,很多人就在这时选择了放弃!其实这时候,你仍然需要耐心打磨自己、好好等待,坚持的同时可以慢慢看到希望。

02 面对竞争问题

现实社会中的残酷竞争,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博弈。博弈是关乎于利益和收益的问题,而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博弈当中你要哪一种收益呢?

零和博弈

顾名思义,"零和"的意思就是两个人的收益总和为零。我们平日里最常见的做买卖,就是最典型的零和博弈。一个人卖东西、一个人买东西,卖东西的人都希望价格更高一些,买东西的人则希望价格更低一些,但是无论多少钱,一方赢得越多,另一方就会输的越多。

正向博弈

正向博弈,也有人称之为复杂博弈。它的特点是:双方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相互合作,最终实现共赢!

我们经常能见到像乔布斯、扎克伯格这类顶级有见识、有头脑的聪明人,他们都会给自己的人才开高价,让他们留下来。虽然说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放在利益社会来讲也是一种博弈,但是像他们这类顶级聪明人,往往更加理性,知道将人才留在企业,未来会赢得更多。

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在和人才博弈的过程中,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自己多赢一些;他们考虑的不是双赢,而是单赢,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优秀员工不断流失,资质平庸的普通员工占大比重,这个企业自然不会在行业内出类拔萃了。

认知颠覆: 困住你的就是你自己!

二、重塑大脑认知

01 关于知识

或许你看过一个"励志公式":

每天进步1%,持续迭代,一年会有37倍的增长。

但是后来有人对这个公式做了深入研究,发现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学过的不能忘记;第二,今天学习的知识,明天要运用上。这就意味着知识之间需要连接,如果知识毫无体系、没有连接,彼此之间的内容无法重叠到一起,那么是不会产生任何作用的。

所以,颠覆你认知的现象出现了,原来我们奉为经典的励志公式,其实也需要知识间建立连接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毫无疑义。

什么是重要知识

其实,最重要的知识就是你自己,自己的本我系统。通俗讲就是和自己相关的一切问题,就是你最先要学习、获取的重要知识。

比如:今天一个男生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追你,那么对于当下的你,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恋爱技巧;又或者明天你的朋友为"要不要继续留在大城市"而苦恼向你咨询,你想劝他留下来,那么你就需要立刻了解到留在大城市的好处:诸如大城市可以拓展眼界、能够公平竞争等等,讲给他听。

这些问题,是从你自身出发,与你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是最重要的;永远记住你需要做与自己当下相关的学习,然后付诸于执行。

02 关于阅读

最近由于参加训练营的缘故,很多小伙伴都在问关于阅读的问题,正好今天我结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三种阅读思维,整体梳理一下:

1 框架思维(目的+导图

我们在阅读当代的学习类书籍时,可以利用框架思维。通过书名、序言、后记、目录来对书籍有一个整体框架的了解,然后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即便你后面看到不同章节的内容,对于书籍的整体框架都不会混乱。

2 感知思维(摘抄+评论

这个阅读思维适用于小说、经典类书籍。很多人读书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总读干货类书籍,自己会变得硬邦邦,没有什么情感;而小说等文学作品,就是为了让我们从文字中感悟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不论是《人间失格》中的悲凉与绝望,还是《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对理想的坚守,都可以为我们带来深深的触动,让你的心灵变得柔软一些。

所以,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提升感知而并非提升认知。一切跟着感觉走,没错!

3 趋势思维

这个思维可以说是阅读的高阶层级。这里我们不仅仅看到表象的知识和体悟自身的感知,而是运用一种通透的眼光看到未来的趋势。例如,古典在《跃迁》一书中曾经引用了“一带一路”的政策导向,这时候我们看这本书并非是一个知识层级,而是通过书中对未来趋势的讲解,了解到未来小语种是热门,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这就是通过阅读看到未来的趋势。

03 关于写作

书中说,好的写作状态应当是自由创作。我曾经参加的训练营,老师在第一课也讲到过:写作就是一种释放,它不会给人产生压力,相反会让人特别放松,因为你在写作的时候是无拘无束的。所以,好的作品都是写作者们酣畅淋漓的成品。

收集——归纳——方案

作者提出,写作就是一个收集、归纳和列方案的过程。它是一个极度有序的事情。

收集: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收集一切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素材。但是,素材怎么来呢?我们就需要在平日的阅读时,收集素材,积累素材库。这样,在我们想要用到哪个主题的时候,素材随手可得。

归纳:素材收集上来,不能乱糟糟地堆放在一起。试想一下,如果你网购了很多衣服,你会不会把它们随意扔进衣柜呢?所以,我们需要把素材分门别类。

放眼当下的文章和书籍,基本上分为:情感婚姻、心理学、成长励志、品性道德、家庭育儿、干货方法几大类,因此你的素材库完全可以按照这几类分类,然后把不同的素材再标记成不同的文档归纳进去。

方案:这是一个系统问题,通过系统逻辑架构文章。记得曾经和一个写作课老师探讨,他讲到他写文章基本上需要先列框架再书写,最后修改。由此可见,所谓的方案就是给文章先设计一个书写前的框架,然后再编辑成文。

例如:你想写一篇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你需要有一个整体框架:原生家庭不幸福,有可能因为几点原因:父母性格、父母经历的年代背景、家庭背景,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解决方法。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框架成型之后,往里面去填充内容。在解决方法上,可以引用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方法论都是可以的。

认知颠覆: 困住你的就是你自己!

三、练就高效沟通

沟通原理:4大区域

1 开放区 (我了解的对方也清晰

开放区是一个最舒适的沟通状态,在这里我所表达的对方很清晰,对方说的我也很明白,沟通的双方是在做同频交流,彼此互通心意和想法,水乳交融的有效沟通。

2 隐秘区(我了解但对方不清晰)

在隐秘区,我们表达的时候对方似乎并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这就出现了隔阂,沟通不顺畅。此时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我们和对方的表达方式,尽量采用对方能理解的底层逻辑去沟通或者从对方角度阐述事实。

例如,我几年前换过工作,妈妈问我新公司的地址。

我回答:XX大道上!

妈妈摇头,表示不解。

接着我回答:就在老姨家靠近XX商场的地方。

妈妈表示没有注意过那个商场,不知道。

此时,爸爸一句话解决:就是咱们两个去买沙发的那个商场对面。

妈妈立刻恍然大悟。

瞧,这就是典型的隐秘区沟通,你只有站在对方了解的层级来为他说明,对方才会清晰明了。

3 盲目区(我不知道对方清晰)

在盲目区的沟通,往往是对方在表达的时候我们不了解,原因有很多,例如:对方表达不清或者范围界限不明确等等。此时我们无需着急动怒,只需要耐心地向对方提问,把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直接封闭在一个可理解的范围内就行了。

例如,最近参加训练营的缘故,很多小伙伴向我提出了一些关于读书、写作变现的问题。记得其中有一个就是:"我需要怎么读书呢?"

这个问题范围就很广,所以我通常会提问他:"你是想问阅读方法还是每天如何安排读书时间呢?"此时对方会告诉我一个清晰的范围,我们之间才会开始有效沟通。

所以,不要吝啬提问,提问也并非是你的理解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你需要把彼此的沟通范围缩小到一个精确值内,再做解答,自然事半功倍。

4 未知区(我不了解对方也不清晰)

这个往往出现在大家共同探讨某一个项目或者研讨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对此都是未知的,我不了解你心意,对方也不明白我想法,那么此时,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头脑风暴。

在《斯坦福大学创意课》一书中,曾经对头脑风暴有过详细的讲解,与本书产生呼应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先阐述,别批判!

头脑风暴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把所有大脑中的方案先一一罗列出来,最终选取优质思路。如果在表达的过程中被人中途喝止,那么其他人就不敢再贡献自己的想法了,头脑风暴自然陷入没人发言的死循环中。

四、突破职场

01 关于面试

正确认识面试官

对于很多求职者来说,面试的最大阻碍似乎都是面试官。因为我们不知道面试官的喜好、不了解他偏爱哪类人才、他对工作的侧重在哪些方面等等,所以我们无法投其所好,这正是令大多数求职者最为头疼的事。

然而作者在书中就告诉我们,其实面试官再牛,也只不过是一个社会角色。

在社会心理学学科中,对社会角色的诠释是:社会角色是靠我们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文化习得共同塑造的。而对于面试官这个社会角色来说,先天的性格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后天的定位我们有目共睹(也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他坐在面试官这个位置,那么"为企业带来价值,收获高净值员工"就是他的使命,因此"突出个人价值、让对方从你身上看到效益",才是你作为求职者最该做的事!

01 为企业带来价值

2018年夏天霸屏的那部《延禧攻略》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贵妃说的那段话:

皇上既希望我们贤良淑德又要美貌出众;既要简朴持家,还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他这要的是女人还是神人呀?!

这一段堪称职场教科书式的金句,一语道破了一个职场中的残酷现实:企业只想要招聘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员工!毕竟没有企业需要学习型员工,他们要的就是全能型人才。学习型员工所浪费的时间成本太高,还不一定会有好的收益,而企业只会看收益,基本不会让你学习。如果你想学习,那你还拿什么工资?你应该交学费呀!

所以,面试环节千万别再说自己想要通过平台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因为那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暴露的只是你作为成年人的无知与幼稚。突出你的价值,让面试官在你身上看到有利可图,这才是成功的。

02 暴露弱点

在凸显价值之后,一味地强势、高歌猛进般地披荆斩棘,未必是最聪明的选择。

前不久有个妹子问我:"女孩子太独立,是不是没人爱?"我想是的。因为男人都喜欢那种松软可口、甜腻如蛋糕般的女孩子,每天穿着花裙子,穿梭在自己身边,软绵绵的。如果一个女孩子,太过独立会让男人望而生畏,甚至觉得她们根本不需要爱情。

这个道理放在职场面试中也同样适用!适度地暴露出弱点,让面试官觉得你也有弱点,立马从内心产生情感上的理解,面试这个理性场景立马切换到感性的氛围当中,也会让你的面试事半功倍。

这就如同在历届的美国总统大选,每一个候选人出场第一场都是要痛说革命家史,并且出身越惨越好,越惨就越能够贴近大众,获得同情分。例如,布什在参选的时候,实在没有什么痛苦史可说,就乱讲自己在耶鲁大学时候是个学渣,意思就是说自己非常的不容易;奥巴马参选时,直接将母亲是未成年少女的事实公诸于众,获得一众选民的同情,最终赢得了大选。

所以,即便在美国总统这个岗位面试中,总统候选人们都要暴露弱点,你对于这个技能现在GET到没有呢?

02 关于薪水

边际交付时间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列举了非常形象的例子:音乐和绘画。

一幅画,画家画好交付给一个人,就没办法交付给其他人,这就凝聚着边际交付时间,相当于传统的服务行业;然而歌手录制一首歌,可以有很多人同时听、反复听,此时边际时间成本为零,这就是在打造一样商品,类似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付费课程,传播于网络时代。

随着近年来新媒体运营的发展,很多个人也在拿着本职工作的薪水之外,企图可以做个斜杠青年,多增加一份收入。于是,我们看到一些人的朋友圈铺天盖地般地刷着各种商品,面膜、零食、互联网微课,但是却忽略了,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看时机、定位和投产比。所谓投产比,就是在做事情之间看看自己是真斜杠还是瞎兼职。

真正聪明的人都会给自己的时间核算边际效益,也就是我每增加一分钟投入都可以获得比主业更多的钱,不要老是一对一消耗自己的时间。所以,在试图多拿一份薪水的时候,都精明地算一算,别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产出的事情上。

评估机制

你的薪水还取决于你进入哪个平台。

不同的平台,别人就会给你定义不同的评估机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身价的体现。例如,古典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位消防系统的解说员,他在为新东方的讲师们培训消防器具如何使用的时候,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把一众老师逗得前仰后合,就连古典老师自身都在感叹:如果这个人也做培训讲师,那大概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可见,这位消防解说员,尚未发现自己的演说才能,仅仅把自己镶嵌到了一个传统行业中,发挥的价值便不算很大;如果他也能进入当下互联网新传媒行业做讲师,那么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职场人士,错把平台当能力。在一个平台内占据头部岗位、拿着令人羡慕的薪水,但是当时代的发展冲击到了他所在的平台时,平台面临崩塌,自身原本具有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对于评估机制来讲,我们一方面要明白平台与我们个人发展、薪水之间的关联,也要时刻警惕由于在同一平台的发展而阻碍了我们看到世界的视角。

END

最近读了很多有关认知思维的书籍,无一例外地向我们传达一个观点:眼界决定认知高度,认知高度决定了思维模式。如果你想深入学习有关于眼界、认知和思维的系统问题,那么这本《认知颠覆》必然不容错过。

(无戒第四期90天训练营 第24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