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点与工作化
下班前,见到原来的老领导老高,他热情地邀我去他办公室坐一会儿。
喝着老高给我冲泡的大红袍,沐浴在窗前明媚的阳光下,顿觉身上暖洋洋的,连日阴雨带来的寒冷郁闷一扫而光。
“我们全家都羊 康了,你还好吧?老人家怎么样呀?”老高关切地问我。
“我们也是全家羊了,情况还算好吧。”
我把家里的情况和他大致说了说,特别讲了老爸住院前后的情况。老高边给我斟茶边道:“遇变不惊,处理得很果断很及时,让老人家平安地度过了特殊时期。下来,就是慢慢康复了。”
“书记,每次来这里,我都非常有收获,您不单鼓励我,还经常给我指点迷津,特别是在我困惑和遇到难题的时候。”我真诚地感谢他。
“呵呵,”老高一笑,接着跟我分享起近年来他是如何照顾年迈的双亲,支持身为儿科专家的妻子的工作,和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成为朋友的感悟。
找到平衡点
到了我们这般年纪,生活压力很大,既要把工作干好,又要兼顾好家庭生活,尤其是要把身边的老人照顾好,要支持另一半的工作,还要关注孩子的教育,这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怎么理解?老高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好像一个跷跷板,一头是轻松愉快地完成工作,另一头是在家庭生活中寻找快乐。
在工作这一头,虽然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工作阅历,但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更从容更有效,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庭。
在家庭生活这一头,要素就比较多了。先要学会享受生活,比如说,虽然压力大负担重,但并不妨碍我们和闺蜜一起利用午休时间去美丽的二沙岛走走看看,喝杯咖啡,吐吐槽,舒缓紧张情绪。
要学会管理自己的身体。老高十几年前曾患肝癌,作为曾经腹外专家(军医)的他意识到身体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于是他和专家一起讨论治疗方案,全程专注地配合治疗,还结合身体状况,制定锻炼康复计划。十几年过去,他身体的各项指标和生病前一样完美。有了好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他不但工作起来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做好家庭的各项保障,承担起照顾双亲的责任;为了支持家里儿科专家的工作,他放弃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转业到我们单位;关注儿子的成长与教育,成为与小伙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式家长。
生活工作化
如果说工作生活化,这对上班族来说比较好理解,就是热爱工作,做好不怕苦累的思想准备,把工作当作生活一样仔细、认真地去打理。
那么生活工作化呢?生活是一个经常性、繁琐性和持续性的事情,要把生活当成工作一样去对待,严谨认真。
老高给我举了他父母的例子。他的父亲从粤西某市的一个处级岗位退休后,离开家乡,老高把他们安置在离自己家一碗汤的距离,以方便随时照顾。
老人家工作了一辈子,离开熟悉的环境,有些不习惯。但是老人爱美食,也爱折腾美食,老高便鼓励老人家每天花一两个小时研究美食,然后下厨小试身手,老人特别有成就感,每隔几天就招呼老高他们全家过来聚餐,一起品尝他开发的新菜式和新茶点。
沉浸在学习中的老人很快乐,把每天经营美食当成工作一样干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至于母亲,老高送爱唱歌的她去老干活动中心学习,每周两堂课声乐课,还经常与合唱团一起参加演出,老太太说这就是她退休后的工作。
的确,老人退休在家,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去想不去干,身体很容易出毛病。退休并不意味着彻底在家休息,而是可以从常态化的生活中寻找还在工作、仍在岗位的感觉。
再看看自己的两个老人家,老妈生病前天天读书看报,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每次会前发言她都很认真地准备,我现在也理解了,与其用老妈的话说是发挥余热,不如说这是她退休后的一份精神寄托。老爸每天坚持上网学习,还要查基金算盈亏,斗斗老地玉,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凡有重大体育赛事,老俩口势必端坐电视机前,一起观战,常态化争论,这也是他们在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