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散文教育

卑微的教育人谈教育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冷月悄无声

我是一个从事教育行业的青年教师,资历不深却也算是深有体会。在这我分享一下我对目前教育发展现状的看法。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现在教育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学内容难度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通俗点说,就是学生学习的知识有点偏难,不符合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导致一些孩子不幸掉队了。而优秀学生中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下死功夫式的优秀。只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已,却被限制住了思维能力,成为了只会啃书本的课本理论派。这种学生是大多数老师眼中的宠儿,因为他们听话,不闹腾,学习好。但是,据我观察,这种学生到高中阶段如果还不懂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话,很容易泯然众人。因为,那些后进的同学其实更有后劲,当他们的智力水平追上来以后,更好的思维能力是他们实现超越的法宝。所以,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耐心,给孩子成长时间和空间。

从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看,当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很沉重。除了老师日常上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有各科种类繁多的练习册,课余时间的各种辅导班。学生很累,我们老师能感觉到,相信每位家长也能观察和体会到。我们每天都高喊着给学生减负减压的口号,可学生的负担却在一天天加重。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想,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1、老师把作业当成提高班级成绩的法宝,有些老师人为学生不会做题是练习的不够不熟练,就加大作业量来巩固教学成果。其实学生不会做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上课没听懂,没有解题思路,没有掌握做题的方法。大作业量只是饮鸩止渴,看似学生通过练习形成思维定势后会做题了,实则学生什么也没得到,只是会机械化的解题。2、学生大量时间被作业和课外辅导占用,睡眠时间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每天最合理的睡眠时长在十小时左右,而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能享受到这样的充分睡眠呢?作业课外辅导的时间挤占了睡眠时间,看似充分利用时间在学习,实则效率不高,甚至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上课疲劳没听懂靠课外辅导。但事实上只要注意劳逸结合,在校上课时打起精神认真听,成绩就会提高。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将自己宝贝托付给我们进行教育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大的信任,我也时常看到社会上因为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而声讨甚至谩骂教师整个群体。我只想说,我们教师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期待着自己的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我们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积极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才是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也是一个卑微的教育人发自心底的呼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