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
1、前言
高阶的产品设计深谙人性,需要我们尽可能多涉猎不同学科知识,而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利用这些知识有利于我们引导用户进行特定的动作/行为。
2、相关知识
沉没成本:指人们在某件事情上付出一定时间/精力/金钱成本后,当投入的越多,人们就越难放弃,即便这些付出的成本无法收回也不例外。最典型的设计应用莫过于“分布式”表单,将需要待填写的表单内容分成多个步骤多个页面,当用户试图在中间放弃时就会产生“都填了这么多了,填完吧……”的念头从而填写完成,当然,为了顺利让用户输入完成,表单设计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
心理账户:人们会将自己的比如收益放在不用的心理账户上。如对于一天收入工资200元和在街上走着走着捡到200元。前者人们在使用时颇为小心谨慎,因为是人们付出了一天的劳动成本,而后者人们则倾向于大手大脚将其花费掉,其本质原因分别对应的是“劳动所得心理账户”和“意外获得心理账户”。
迷恋小概率:以小博大的侥幸心理。设计应用如常见的电商抽奖转盘,让用户消耗一定的积分兑换高价值商品,给用户一定期待/刺激感,同时还能避免累积积分无用或进行兑换高价值商品。
价格锚点:人们在购买某个商品时,如果对于价格因素产生犹豫,通常会通过避免极端和权衡对比原则进行对比。避免极端指即不选最贵的也不选最便宜的,而是选择中间项,比如在电商网站下单购买商品时,多规格/属性商品人们往往选择中间价格的商品;权衡对比指认定某一款商品与当前商品进行对比,作为权衡对比,比如电商网站商品售价与原价、视频网站付费购买某片与开通会员。
鸡蛋理论:为某件事物付出的情感或劳动越多时,人们会越高估他的价值。典型的应用设计如DIY功能,用户在产品中投入功能与情感,从而增加黏性。又如小米社区,让用户参与初期产品设计,用户参与并为功能提出优化建议等,相当于是用户自己的“产品”从而难以割舍。
适应性偏见:人们往往低估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高估了某件事情对于自己的影响。如果不避免后果则是平台提供给用户的优惠和福利让用户觉得是理所应当。笔者最近在探索电商“砍价”活动,其中分享给好友进行砍价,这里的做法可以是每个用户进行砍价的金额一样也可以限制每个好友砍价金额在一定区间内,通过这种不确定的意外感,打破适应性偏见。
将真实的人性洞察应用在产品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