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长,就必须与自己死磕
01.用有效的方式对抗本能
也知也非在分享中提到,要公开自己努力的事。如他们五连就有每天分享一分钟演讲语音的小伙伴,也有些每天坚持每日复盘、能量按钮的小伙伴,也有坚持每天表白一个人的小伙伴。
罗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发60秒语音,坚持2千天。他说他不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能每天坚持是因为他被“绑架”了。他一看微信公众号后台,几万用户,他没办法停下来。
如果我们选择一个人私下里做一些事情,会由于情绪的问题或者其他各种理由而没有坚持下来。做下去的理由只有一个,但是不做的理由却有无数个,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你想要开始,就给自己设计一个台阶,让自己一步步拾阶而上,让自己被绑架,这是隐形承诺的力量。
为了阻止我们的本能阻碍我们点成长,还可以用以下方式来促进我们自我成长,那就是“从简单开始”。
提出“舒适区”概念的发展心理学家阿拉斯代尔.怀特认为,一个人如果一直停留在自己熟悉和舒适的区域,那么人们很难取得长足发展。
但是仓促地跳出舒适区,人们会感到非常多的不适应。最后很容易被“打回原形”,并且信心和动力会发生损耗。
就像突变的天气会让一些物种灭绝,如果变化过程较为缓和,那么动物也可能会对这种缓和的变化过程产生适应,并与环境协同进化。
如果我们打算日更文章,每一天可以分时段,选择一个时段集中精力完成一个点的写作。这样不至于让我们远离舒适区太远。
02.如何做好一件事情
也知也非提到她不喜欢交际,就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做的事情上。那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
《深度思维》提到一个全流程优化的方法,一件复杂的时间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最好,就叫做全流程优化。
反观自己在做一件事情上,往往很粗糙,写一篇文章只顾内容写完就不管它了。
对于标题,平时可以把你有点开冲动文章的标题记下来收集起来,事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自己在写文章时,可以多考虑一些取什么标题,多取几个,然后进行对比,择优选择。
自己写文章的同时,可以多看看同类主题的文章是如何写的,别人的点有没有你没想到的。
关注优秀作者的文章,进行拆解和分析,哪里写得好,好在哪里,自己该如何应用写到自己的文章里。
在自己行动的每一步骤,做到极致,而不仅仅只是写完了文章,整个流程的优化让你学得更多,进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