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之森

猫的三张面孔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4人  流羽

嗯,不要当真

在我大天朝,关于猫的描述中,应该没有哪句会比“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影响更大。不过这句里头的猫毕竟是虚指,咱们今天聊聊实实在在的……迷信和偏见。

形象Vol.01

在我所知范围里,关于猫形象归类最齐全的是19世纪的一本泰国手稿——《泰猫论》。其中图文并茂地列出了17种好运猫和几种厄运猫。并且详细地列出了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比如一种白耳朵的黑猫会带来学习上的成功。当然,你得用爱心来感动它,给它好的食物,米饭和鱼,死后也得好好埋葬,备些食物来供奉它的灵魂。

(不过也有记载称泰国人觉得猫是人类死后灵魂的载体,尤其是去世国王的灵魂,大概一条猫也有装好几个灵魂的可能)

而白化病猫和虎纹猫就属于不值得被喜欢和关注的品种了,它们能使主人失去其财富和地位。

而在英国又不一样,约翰德纳姆爵士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吻黑猫变肥

吻白猫变瘦

这么轻松就可以改变自己体型开心不开心?不过得注意自己在哪哦,如果你是在美国就得小心了,路遇黑猫可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

如果喜欢黑猫怎么办呢,建议你去法国布列塔尼,哪怕你把遇见的每一只黑猫在手里折腾一整天都有十分正当的理由。

它们相信每只黑猫都至少有一根白毛——把它找出来就可以带来爱情和财富!!!

总之,不管在哪个国家,反正重点色都是黑加白没错了,也许这就是基本款的魅力吧。

除了毛色以外,值得注意的部位还有很多。而且往往带着神圣与神秘。比如额头,在阿拉伯世界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天穆罕默德受到了蛇的威胁,是一只猫及时赶来杀死了蛇。为了表示感谢,穆罕默德抚摸猫的后背,表示猫绝不会背朝地落下(知道它为什么摔不死了吧?)。

他将手指抹过猫的额头,留下的四道条纹至今能在虎纹猫(会使你失去财富和地位,所以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的前额上找到。

相比之下,尾巴的故事就可怖多了,要说起这个故事,我们得把战场转到日本。

在那里,邪恶的猫妖常常幻化成女人的模样,还是极为妖艳的那种(类似于妲己吧我猜),比较流传的是一个名为《锅岛家的吸血鬼猫》的故事。

说是有一只大猫把肥前国王子的妃子给弄死了,自己装扮成她的样子。然后利用王子的爱意,日复一日地吸掉王子的血。

王子身体逐渐虚弱,又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派了一百个家臣来守护他,结果,当然没有卵用啊……一到晚上10点就都晕了

后来是一个年轻士兵不断用短剑刺自己大腿才阻止了这个阴谋(王子最后没有和士兵在一起谢谢)。

那么这个故事和猫尾巴有什么关系呢,嗯,这只猫有两条长尾巴,其实日本文化是颇为喜爱短尾猫。

所以驱邪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剪短小猫的长尾巴,这样就可以除掉这一器官产生的邪恶力量。对此欧洲人也表示了赞同,不过他们只剪掉尾巴末端就够了。

价值Vol.02

说到价值,那咱们得先谈价钱,不过上面其实已经有过埋伏了,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如果你觉得命比较重要的话,有些时候还是不要随便带猫乱窜比较好。

在猫最早带人走上发财致富小康之路的时候,还是依靠邓小平的名言——捉老鼠。不过可不是改革开放那时候,而是三千年前,在尼罗河边。

所以埃及人为了表示感激,先给它封了神,取名贝斯特——掌管女性魅力、生育、母性和家庭的神。

(另外因为猫在夜间活动,所以也有人把猫于月亮女神和黑夜联系起来,而在十二世纪埃及草纸画种也有猫(和太阳神)?与掌管黑夜的恶魔战斗的内容。所以也许猫早就主宰了宇宙看心情决定要扮演哪种神仙吧)

然后就定下了制度,屠猫的人会被判死刑,大概两个世纪以后,猫终于从神位上下来,有了家猫的出现。

埃及人有猫了,但是希腊人还没见过呢!所以一场围绕猫的间谍大戏就这么开始了,不过随着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猫也开始扮演一下大熊猫的角色。

这个“大熊猫”可得严加保护,到了规定年限还要完好的送回埃及呐,再到罗马时代,猫才开始自由买卖。

接着,在它遍布全球之后,猫就变贱了!10 世纪初的时候,威尔士法律中就有规定,一只可以捕捉老鼠的猫(成熟且健康)价格为4个便士,和农民的土狗价值差不多。

到16世纪,似乎还有流行的谚语“To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让猫从袋子里出来)据说是因为赶集的时候,一个笨家伙没看到现货就交易了,本来买乳猪,结果回家发现是猫。

后来这句话还被引申出泄密的意思,可怜的猪也躺枪了,流传出“装在口袋里的猪“这样话来指代奸商的弄虚作假。

虽然猫是不值钱了,但带来财运的功能却没有消退,最有力的证明是招财猫的出现和流行。

关于这个形象起源的最好叙述,保留在东京豪德诗的文献记载中,那是1615年,一个看起来十分平常的日子,寺庙已经破败不堪,并且只剩下最后一个和尚了。

和尚对未来已经失去了信心,开始和他从饥饿里救活的小猫聊天:“小猫啊,我不能怪你不帮我,毕竟你只是只猫。你要是个人说不定可以做些什么。”

那我们小猫可就不开心了,你这是歧视我啊,我得找个机会表现一下。这机会说来就来,你猜怎么着?下起了暴风雨!

其时藩主井伊孝直带着家臣正在附近,他看到了这只猫坐在寺庙门口和他打招呼。于是到这里避雨,然后事情就很明朗了,对这和尚充满智慧的说法真叫一个惊为天人,立马给供奉起来。

可见能多刺激刺激猫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地位Vol.03

那么,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在1906年的《魔鬼词典》里有过这种定义:

一种通常生活在男人身边的动物,她们对家庭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是分布最广的捕食性动物……与女人是同类。这种动物举止轻盈优雅,特别是那些美洲品种。它们什么都能吃,还可以被调教的不乱说话。

啊,真是不好意思,我偷偷把女人和猫这两个词的位置换了一下。尽管这只是一个玩笑(这个定义也是),却着实暴露了在当时人们头脑中的某些思想。

在很长一段时间了,猫和女性被联系起来,最早的例子就是咱们前面说的贝斯特女神。许多针对女性的敌意也都被猫所承载。

那些无法随心所欲掌控女人的男人,便将女人和无法驾驭的动物相提并论。也把在猫身上发现的冷酷和潜在的敌意赋予女人。

不过发展到现在,人类的传统性别角色基本被打破的差不多了,所以另一个词和猫的联系迎头赶上了:自由独立。甚至已经超过人类了。

马克吐温对此早于预见:

在上帝的所有造物中,只有一个不会成为皮鞭的奴隶,那就是猫。如果人类可以和猫杂交,那将有利于改良人类,但却败坏了猫。

可见聪明的人都是懂这个道理的,如果有什么不对,那也一定是人的不对,而不能归罪于猫,卢梭就借一个叫博斯韦尔的人表达过这种观点:

专横的人是不会喜欢猫的,因为猫喜欢无拘无束,它不会甘心成为奴仆,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俯首帖耳,屈尊于你的差遣。

而喜爱的猫的人就能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了,有一个美国作家还为自己的猫写了讣传来表达对小猫无声友谊的感激

“它拥有让我们愿意回家的本领”

这样的描述相信已经一一枚举,下到现在流行的各种猫奴上到铲屎官都已经有丰富的体验了才对。

我只提醒一点,有时候猫的趣味并不是那么好理解,会用最古怪的方式表现出它们看到你的高兴,像在鞋子里撒尿之类的。

我相信你不会介意的,那么,要一起学个猫叫吗?尽管你家猫主子估计听到了也不会理你。

(微信公号:林下之森

参考资料:

《猫:99条命》/《猫》/《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