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

努力考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用理性的眼睛看待问题的小凯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上过大学的和没上过大学,绝对不只是薪资待遇的差别,而是各方面的差别。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有人会说,“上大学,不就是去大学玩四年么,等你毕业后,你不还得找工作,还不如多增加一点社会经验”

  没错,你说的话不假,大学毕业后还是要找工作,但是,大学毕业,和高中辍学之间的差别绝对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这么说呢?

  (1)你刚高中辍学,想去一家销售公司应聘,只有两个人竞争,一个是你,另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荣幸的结果是,你被淘汰了。也许你比那个大学生的各项经验都优秀,但是学历上的差距,是你各项经验弥补不了的。哪怕就是人家的能力不如你,可是谁相信你能干呀!

文凭是一份敲门砖,但不只是一份敲砖

  (2)这个时候有人会跟我说,不一定成功的人就非得上大学,不信你看“乔布斯” “卡梅隆”“比尔盖茨” 他们都没上过大学,人家都是成功人士,所以呀,并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走向成功。

  朋友”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幸存者偏差” ,没听过没关系,这样,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盟军的战机在多次空战中损失严重,无数次被纳粹炮火击落,盟军总部秘密邀请了一些物理学家、数学家以及统计学家组成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减少空军被击落概率”的问题

当时军方的高层统计了所有返回的飞机的中弹情况——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中弹较为密集,而机身和机尾部分则中弹较为稀疏,于是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 

  后来这一建议被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给驳回了,那位教授提出了相反的意见,那位教授说:应该加强机身和机尾的防护。

  其他人都很差异说,机尾,机身,中弹并不多,为什么要增加机尾的防护呢?

  那位哥伦比亚的专家说,(1)统计的样本只是平安返回的战机;(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3)而在机身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机率极小,即返回的飞机是幸存者,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他们根本没有回来!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功人士,他们只不过是,无数炮灰中的幸存者,而那些非幸存者,早已被人群淹没,变成了一粒沙子,无人知晓,无人过问。

  大学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平台,一段过程,并不是终点,你会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提升格局。

  (3)有一次,我和一个老教授,探讨这个问题,我说,您那么高的学历,您的工资还不如楼下开快餐店挣的多,高学历真的有用吗?

  老教授回答我说:小伙子,他在屋里忙前忙后,我在教室授人道理,你觉得我们俩谁更受人尊敬呢?

取自网络

    上大学有没有用,你我说了不算,社会说的算,幸存者总是少数,以偏概全,不严谨,也不科学。

  大学能给你的并不只是一份敲门砖那么简单,在大学里,你的思想,格局,见识,眼界,都会发生变化。同样是学校,专科技院毕业,和本科毕业的差距,不需要我告诉你,以后你自会明白,那怕当兵,大学当兵直接是士官,而非大学兵,还要从大头兵做起。

  以上种种足以告诉我们,大学毕业和非大学毕业之间的差距有多么悬殊,所以别在拿幸存者偏差来自欺欺人了。

  况且,现在这个时代,本科仅有立足之地,何况那些高中便辍学的人呢?

 

取自网络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不代表任何人的意见

幸存者偏差素材取自互联网


晚安,我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