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3:转角遇见“真爱”
《道德经》33:转角遇见“真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认识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的人富有,坚持力行的人才是有志者。不失根本的人能长久,身死而精神长存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寿者。
孔子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话和“人不知而不愠”遥相呼应。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生命中那个“重要他人”的认同。然而,这种希望充满了无力感,毕竟,认不认同,那是他人的自由。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希望人放弃求取他人认同的执念,掉转头来,努力通过“学而时习之”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不为他人所认同,没什么大不了的,与其在这个问题上无畏地纠结,不如琢磨一下如何“知人”的问题。
《道德经》接续了孔子的这一话题,向前做了进一步的推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像孔子那种认识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算是看重“知人”的智者。在现实世界中,做个“知人”的智者,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没有“生而知之”的上上智,便只能在“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境况里磕碰到鼻青脸肿的地步,才能真正洞悉圣人的深意。《道德经》讲“道法自然”,它反对这种跌跌撞撞后的开悟,主张人跳出问题本身看问题。
既然对常人而言,“知人”太难,干脆直奔“知人”的另一面,走过“知人”的转角便是“自知”,把自己弄明白,或者说弄清楚自己的认知边界、能力边界了,也就算是“自知”了,“自知”这种事总是相对容易一些的。以自知之明去处世,大概也能做到心安理得、顺遂自然的程度。
以此类推,对常人而言,一切难以做到的难事,似乎都有一个转角,过了转角,便能豁然自开朗、神清气爽。这大概就是“道法自然”的本意。
“胜人”靠的是力量,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力士,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干过天下所有的人。与其在“胜人”上下功夫,不如在“自胜”上用巧劲儿。青年人谈恋爱时,总想着如何打动别人的心。殊不知,打动对方的心,凭借的是智慧和力量,同时还要看对方的偏好和心情。与其在讨好人上下功夫,不如在优化和提升自己的价值上下功夫。“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便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世俗版本。
“胜人”太难时,记得它还有个转角叫“自胜”,不妨做个“自胜”的强者。
做个知足的富有者太难时,记得它也有个转角叫作“强行”的有志者,说白了就是物质上的富足如果太难做到的话,不妨做个精神上的贵族。同样的道理,“不失根本”的久长,如果觉得太庸俗和平常的话,也要记得它同样有个转角叫“死而不亡”者——那是可以达到不朽程度的真正意义上的寿者。
以“老子”为例,钱穆先生对之进行了历史考证,证据表明,今天人们心目中的“老子”,实际上是三个人的合体与化身。一是和孔子有过交集的隐者——荷蓧丈人,也就是老莱子。正因为如此,后来的文献中才有了孔子见老子的说法;二是周烈王时的太史儋,西入秦见秦献公——出函谷关到秦国谋出路;三是楚人詹何,与公子牟、宋玉等并世。著书立说,立名百家的便是这位詹何。
老莱子、太史儋、詹何,到底哪一个才是我们心中的“老子”?人们只知道有这么个了不起的人,他有超凡脱俗的思想,他的生命印记上与孔子并世,下与屈原的弟子宋玉同存,横跨数百年。这不正是《道德经》所讲的“死而不亡者寿”吗?
正是这位“死而不亡”的老子,告诉我们不要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要学会“抬头看天外”,不要总在一棵歪脖树上寻短见,要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在一条路上走不通,想不明白时,不妨推演一下它的转角,没准,转角能遇见“真爱”呢!
“道”是实践出来的取法自然的方便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