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爱与成长亲子教育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34人  淡淡紫桐风

我是个大白羊,星座里第一个星座,典型冲锋在前不会守业的性格,说白了,没长性。但是自从有了个二娃后,眼见并且亲身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没长性也要坚持为娃的教育操心了。于是从娃在肚子里到现在,持续阅读学习如何做个好家长的书。

比如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系列,蒙托梭利的教育书籍,卡尔维特的《爱的教育》,李玫瑾各种讲座系列,孙瑞雪的《如何捕捉儿童敏感期》《爱与自由》系列,教会里的《如何为你的孩子祷告》和武志红的心理学,丁香妈妈等一众公号更是订阅号里的主流……

从这些书籍及育儿理论里,深深地了解0-6岁各种敏感期的捕捉开发,学前启蒙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老人们常说的“三岁老大,七岁看老”其实就是这些理论的最坚实有力的支持。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

我尤其坚定的相信在学前阶段,任何教育机构的教育,都赶不上父母的陪伴交流。比如,一周一节的英文课,即使是外教,也赶不上父母每天的英语阅读,各种磨耳朵;再好的早教,也赶不上父母跟孩子温馨的交流,多说话,多阅读,讲故事,编故事;多好的电视节目,都赶不上父母陪伴孩子的野营逛街购物旅行……

尤其2017年年末,从朋友圈里接触到宝宝玩英语后,才吃惊的发现儿童英语原来可以这么学,这么教,这么有趣。于是毫不犹豫的下单买课,进而成为一名小秘书,带自己娃学习同时,推广幼儿英语启蒙课程。

后来虽然因为占用时间太多,放弃了兼职,但是网课却从此进入了我的视线,同时也认识了好多致力于陪伴教育的宝妈。

后来又接触了新东方,喜马拉雅,凯叔大微店等各种启蒙课程app。我渐渐有意识的去关注儿童教育以及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这一下,真是感慨良多。

先来说说宝玩的跟读打卡吧。跟读是为了鼓励宝妈(之所以是宝妈,是100个报名者里有一个宝爸都是稀奇的)开口,也为了克服对英语的恐惧。孩子什么都不会都可以从零开始学习一门语言,其实大人更是没问题的。很多宝妈会为了孩子开口跟读。

研究下就很有意思,如果第一天有100人跟读,到了7天课程结束,能剩40人跟读就是高概率了。这还是建立在每天有彩蛋奖励小秘书督促情况下。如果没人督促,相信会概率更低。说明了什么?有的人7天都坚持不了!

后来好事儿看喜马拉雅上热门专辑《声律启蒙》的播放量,结果更是验证了这个结论。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9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

从第一节一东的23.6万播放量,到了最后一节的十五咸的2.3万播放量!所有人都是启蒙初期吗?当然不是,大部分人开了头,却没了结尾而已!

这是新东方的刷题库通关界面。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

可以看到,越到最后,人越少。不是题目有多难,是大部分人都无法坚持而已。

就是我这样有意识逼自己每天打卡的人,学伴读最多打了35天就断了!花39.9元兴冲冲报了一个海尼曼分级读物打卡,打了也是十几天吧,断了!简书的写作,坚持了两个多月,找个理由,懒,断了一年多!

我也挺理解那些宝妈执着于给孩子报早教班的初衷了。一方面是为了孩子教育,一方面确实可以保证连续性,能坚持下去。如果不是花了那么高额的学费,多少人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

看看网上满屏的对废掉的健身卡美容卡减肥行动的吐槽就知道了!

坚持,真的是当前社会一个稀缺的品质了!

前段时间,一个5岁牛娃的简历刷爆朋友圈。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 每个牛娃背后都有个坚持不懈的妈

优秀的背后是需要花费很多努力的。他的父母每天幼儿园放学后,要用2-2.5个小时来陪伴孩子学习。这名5岁的小朋友花费了多少时间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无从得知。但他的优秀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好多人觉得孩子累,其实上了八个小时班回家还能每天坚持2、3个小时陪娃的爸妈更累!这就是父母的格局和眼光。

而反观很多普通打工者,即使把一些优秀资源公号推荐给他们,他们也用一句没时间回复你,说没空给孩子教这些。

可是,我真的聊过孩子已经8、9岁却从未学过英语,父母急得焦头烂额,到处找机构给孩子补课的!我想说,孩子6岁之前你做什么了?语言敏感期稍纵即逝,错过了你要花几倍的金钱和精力去补救挽回!

教育不是单纯学习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孩子教育的根本。这个,真的需要父母持之以恒的坚持。

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自己没有拼到爹,让自己的娃们拼拼妈也好。史上的牛妈就太多了。

希望我们都是未来牛娃们的坚持不懈的牛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