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家庭、独处
今年春节期间,因为新型肺炎,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天,是真正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天,你懂的,就是那种几乎每天24小时都在一个屋檐下。要知道上一次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差不多是我们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因为,哪怕是上幼儿园时,也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上学时,白天大部分时间还都不和家人在一起。这样难得的和家人一起生活的体验,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反思。
我平时喜欢独处,不大喜欢热闹,总觉得独处的时光做事效率更高,虽然马上就到了不惑之年,但仍然很享受快乐的单身汉生活。但这次先在家和家人生活了十几天,然后现在又独自一人生活了十几天,对比一下,发现有些事不想之前想象的那样简单。
自律
春节期间,正在上初中的小侄女说,她自律性不高,需要别人的督促,我当时觉得这是她个人的情况,至少我在这方面还好,也一直为这点有点沾沾自喜。 当是还想着,如果她跟我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她肯定会变得更加自律的。在家生活和作息都收到家人的影响,多少有些不习惯,当时心想,等我上班了就好了,我可以早起一些,按时去锻炼等等。这段时间自己一个住的时候,实际的情况却是,自律性不是更好而是更差了。早上起得更晚,也没有更加积极去锻炼,饮食更加不注意,要知道现在是不受到任何人的影响的。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吧。成年人照样不自觉,自控力一样差,还不自知。以前温水煮青蛙,自己不觉得,通过最近不同环境下的体验和参照,突然发现自己跟小孩没有什么两样,而自己一直却自我感觉良好。
效率
在家的时候,家里就那么大空间,容纳了好几个人,很难有专注和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不大容易有大片的时间专注地做某事,效率不是很高。当时心想,等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就可以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可以“奋笔疾书”,高效做事了。但是,事实上,这几天在家的效率还没有之前在家好,在家的时候人多,我想潜意识里难免有“表现”的外在需求,所以很多时候,状态还不错,现在很多时候,自己一个人住,反而容易犯困,夜里睡不着,然后早上起不来,白天没精神,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当时在家的时候,还可以安安静静去看一会书。
思维误区
人总是在向外求,总是怀揣着这样的希望,或者叫妄想更适合,总是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维,总觉得现在做不好事,都是外界原因导致的。心里老想着,要是环境好一些,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上学的时候,想着老师好一些,学校好一点,同学好一点,自己成绩就会更好;工作时老想着,公司好一点,待遇好一点,没那么多难搞的事和难搞的人,那我工作就会更加努力,也成长更快。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常有的思维误区,而那些牛逼的人,则是向内求,最终做成很大成绩,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王阳明。
家庭和伴侣
以前总是觉得事业尚未有达到一定程度,现在组建自己的家庭是羁绊,甚至个人觉得谈恋爱都是挺浪费时间的,暂时都不是必要选项。现在想来这太极端了,之前太容易进入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念当中。其实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和看法,处理得好的话,还是有很大的正面效果,这样的案例身边也会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