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打不到车,竟然不是因为打车的人多?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253人  诺曼底的救赎

聊这个话题之前,先说段经历。

11月的某天晚上,跟朋友一起吃饭,吃完分开后,就在路边打车。记得那天雨下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晚上都没有停,由于没带充电器,手机已经没电了。没办法只能在路边打车,等了很久都没有车,于是换了一个街口继续打。等了大概有半个小时,终于看见几辆出租车过来,但都没有停,直接过去了。

无奈之下,继续往前走。没过一会,有一辆车就过来了,下了一个人,于是我赶紧跑过去,问了一声:“师傅,走吗?”师傅说:“不好意思,我收工了。”我无奈的说了句这才几点就收工了。

后来,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打上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我就跟司机聊,下雨天打车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有的师傅都那么早就收工了?师傅跟我说,有的是换班,还有的就是活拉的差不多了,当然就提前收工了。

这样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有经历过,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但为什么要说这个经历,原因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会发现,一些我们认为对的经济逻辑,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偏差。

以出租车这个例子来说:

经济逻辑是:

出租车司机在雨天会干更长时间,晴天会多休息。

原因是:雨天打车的人多,晴天打车的人少。

这个说法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认同。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说法:

出租车司机在雨天干的时间更短,晴天会更长。

这个说法对吗?

如果我们知道,出租车司机在每天的工作中,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在雨天打车的人多,这个目标就更容易实现;而晴天由于打车的人少,司机就要干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个说法也是对的。

通过上面的两个说法,可以看出,有些情况下经济逻辑是存在偏差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出在参照点上。

什么是参照点?

以上面的情况为例,客户需求大,所以出租车会干更长时间,这里的参照点就是客户需求。

出租车司机的任务目标完成,就会提前下班,这里的参照点就是任务目标。

当我们以 需求 作为参照点来判断出租车的工作时长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雨天会干 更长 时间。

如果我们是以出租车司机的 任务目标 为参照点,因为出租车司机在雨天更容易实现目标,所以结论就是雨天干的时间会 更短

需求和任务目标就是这里所说的 参照点

参照点是丹尼尔·卡尼曼前景理论的核心之一,这个理论还有另外两个核心内容,分别是敏感度和损失厌恶。

前景理论是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通过修正 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 发展而来的。卡尼曼(Kahneman )就因前景理论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来自百度百科

前景理论是一种不局限于理性经济逻辑,而更多考虑人类主观情绪变化对于事物、得失的判断。

概念中的 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 是由瑞士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提出,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种现象:

情况一:甲拥有100元,有一天在路上捡了10元,他感到非常高兴。

情况二:乙拥有500元,有一天在路上捡了50元,他感到非常高兴。

结论:甲乙此时的高兴的程度是一样的。

这个理论想要表达的是,人在财富的感受上,跟他拥有的财富有关。再举个例子可能就更明显:

情况一:甲有1万元,一天他丢了1000元。

情况二:乙有1000万,一天他丢了1000元。

结论:对于丢钱事件,甲会比乙更痛苦。

这就是伯努利理论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如果我们回看出租车的例子,可能会发现如果参照点发生了变化,这个理论可能就不再成立了。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情况一:张三现在有500万,有一天他丢了100万。

情况二:李四现在有500万,有一天他丢了100万。

情况三:张三以前只有100万,李四以前有1000万。

从上述情况来看,如果参照点是现在的财富数量,那结论是:他们一样痛苦。如果参照点是以前的财富数量,那张三和李四在对待当下丢失100万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说张三,以前他只有100万,当下他有500万,然后丢了100万,等于还剩400万,这400万和之前的100万比,张三的财富还是增加的。

对于李四,以前他有1000万,当下还只有500万,然后又丢了100万,等于还剩400万,这400万和之前的1000万比,李四的财富是在减少的。

所以,当参照点发生变化以后,张三和李四对财富变化的感受还会一样吗?

很明显不一样。这就是伯努利理论的问题。

丹尼尔·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则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这也是这个理论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关于前景理论的三点核心,我们已经说了参照点,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下 敏感度损失厌恶

什么是敏感度?

因为前景理论中的三点核心都是谈人的主观感受对于行为的影响,所以在概念解释上,直接描述感受会更好理解。关于敏感度,我们举个例子:

当一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看到一束光时,哪怕这束光很微弱,他的感受也会很强烈。而当这个人处在光亮处时,他可能就察觉不到这束光的存在。

这个例子中,光束的强弱并没有改变,唯一变的就是人的主观感受。这就像人对于900元与1000元之间的主观差别比100元和200元之间的主观差别要小得多是一个道理。

什么是损失厌恶?

还是以举例来说明概念:

用抛硬币来打赌,如果是正面你会输掉1000元;如果是背面你将得到1500元。

首先,从概率上来讲,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如果参与这个赌局,对自己一定是有利的。

但大部分人往往不愿意参加这个赌局,因为失去1000元的恐惧比得到1500元要更强烈。这就是损失厌恶。

三个概念讲完,我们来做下总结:

本篇从一个奇怪的标题(雨天打不到车竟然不是因为打车的人多)开始,然后抛出了一段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打车),这段经历引出了一个经济逻辑上的偏差——需求决定供给理论的偏差。

有需求,人们就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吗?不一定。原因就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也就是说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受情绪或者其他自我设定所限制,并不能完全做到理性。

这种情况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总结成了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中,有三种影响人做出理性行为的主观现象,分别是参照点选取、敏感度和损失厌恶。

参照点 选取上来我们能够看到,虽然需求存在,但当供给者将供给点选取在自己设定的参照点上时,理论上的需求可能就会失去影响力。

再看 敏感度,行为者在做决策或判断时,虽然他们听到的声音音量相同,但如果前一个声音很大或者很小,他们的判断往往就会受到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损失厌恶 就更反理性。理性者在概率相同,且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一定是敢于参与赌注。但现实中,人们往往会更 看重损失,以至于不敢行动。

以上就是前景理论中的三个核心要点,从这三个核心要点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在快速决策时是很难做到理性决策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