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2018-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树深时见鹿ll

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因为它分了宏微观上下两册,我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它应该和我们大一时学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差不多,开始阅读前查阅目录时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综合了大一所学的宏微观和大二学的财政学,包括了市场的经济和政府的经济。相较于所学的萨缪尔森宏微观,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那么的哲学化,而是举了很多形象的例子,与财政学课本的更接近。

经济学中的很多知识点,当我们在书本上翻阅学习的时候都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但一但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用到实例中来,就经常发现,往往很难从实例中找出所有我们所学过的经济中的知识点并加以分析解决,这本书中一个很好的点就是包含了很多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每部分内容,举一反三,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下面是书中在之前课堂学习中未完全掌握的部分内容的摘录总结:

1.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态都变得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这本书的中心理论,在接下来章节中被反复提到,许多的经济现象经历理论都是从这十条原理中发展而来的,许多的现象也可以由这十条原理来解释。

2.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机会成本)

绝对优势: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用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3.供求工具可以被运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市场,书中以小麦市场,石油市场和非法毒品市场举例。

4.经济学家有两种作用。作为科学家,他们提出并检验解释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论;作为政策顾问他们用自己的理论来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

5.

6.

供给曲线的均衡状态体现的不仅仅是效率,更是公平。

7.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被称为是有效率的。

8.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一种情况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9.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10.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扩大

11.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无谓损失也就越大。但由于税收见小了市场规模,税收收入不会一直增加。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如果税收规模达到足够大,税收收入就会开始下降。

12.限制国际贸易的方法:关税,进口限额

13.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了。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货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而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贸易的好处都大于损失。

14.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在经济学家看来,好的环境政策要从承认第1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第一个原理开始: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肯定是有价值的。但是,必须把它们的价值与其机会成本进行权衡取舍,也就是说,与为了得到它们而必须放弃的东西相比较。

15.税收和效率:如果一种税制能以对纳税人来说较低的成本筹集到等量的收入,这种税制就比另一种更有效率。纳税人的税收成本最明显的就是支付的税收本身,这种货币从纳税人向政府的转移是任何一种税制的必然特点。但税收还会引起其它两种成本,设计良好的税收政策正是要避免这两种成本或至少使其最小化。

·当税收扭曲了人们做出的决策时引起的无谓损失;

·纳税人在遵照税法纳税时承担的管理负担;

一种有效率的税制是所引起的无谓损失和管理负担很小的税制。

16.税收和平等: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横向平等与纵向平等)。

17.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隐形成本:不要求企业支付货币的成本。

18.如果竞争企业利润为零,为什么他们要留在市场上?

此处的利润值得应是经济利润

19.长期内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供给:如果市场上的现有企业盈利,新企业就有进入市场的激励;相反,如果市场上的企业有亏损,那么,一些现有企业将退出市场。只有当价格与平均总成本被推向相等时,进入与退出过程才结束。在这种进入与退出过程结束时,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

20.为什么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

21.价格歧视

22.针对垄断的政策

·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

·管制(边际成本定价)

·公有制(公共生产)

·不作为

·税收(对垄断商品征税一定会使垄断者的利益减小)

23.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

24.垄断竞争是存在企业进入和退出的情况的,和完全竞争的情况相似,在长期均衡中利润为零。

25.垄断竞争中固有的产品差别使企业使用广告与品牌。

广告与品牌的批评者认为,企业用广告操纵了消费者的爱好,并减少了竞争;广告与品牌的辩护者则认为,企业用广告和品牌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并使价格和产品质量上的竞争更为激烈。

26.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贸易限制与反托拉斯法(这些法律的适用性是有争议的,因为有些看来可能减少竞争的行为实际上可能有合理的经营目的)




27.资本收入是家庭因为对其资本的使用所得到的租金。

28.改变任何一生产要素的供给的事件会改变所有要素的收入。 由于生产要素是同时使用的,因此,任何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取决于可以得到的所有要素量。因此,一种要素供给的变动会改变所有要素的均衡收入。

29.竞争市场倾向于限制歧视对工资的影响。如果一个工人群体的工资由于与边际生产率无关的原因而低于另一个工人群体,那么,非歧视企业将比歧视企业盈利更多。因此,利润最大化行为可以减少歧视性工资差别。如果顾客愿意向歧视企业支付更多,或如果政府通过要求企业歧视的法律,竞争市场上的歧视就会持续下去。

30.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功利主义: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

·自由主义: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

·自由至上主义: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

31.减少贫困的政策

·最低工资法

·福利

·负所得税

·实物转移支付

·反贫困计划和工作激励


32.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3.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34.在许多经济交易中,信息是不对称的。当存在隐蔽性行为时,委托人会关注因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引起的损失。当存在隐蔽性特征时,买者会关注卖者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私人市场有时用发信号和筛选来应对不对称信息。

35.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决策比传统经济理论所假设的要复杂。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他们关心经济结果的公正性(即使对他们自己有不利影响),而且,他们可能具有前后不一致性。

36.GDP是经济福利的一个良好衡量指标,因为人们对高收入的偏好大于低收入。但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一个完美指标。

37.政府政策能以许多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促进教育、促进健康、维护产权与政治稳定、允许自由贸易以及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8.由于收益递减,在穷国资本的收益特别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由于追赶效应这些国家可以增长得更快。

39.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想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并借贷出去的家庭。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想借款投资的家庭和企业。为了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或事件如何影响利率,我们应该考虑它如何影响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40.用效用的概念建立风险厌恶模型

41.资产评估

·基本面分析: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来前景进行的研究;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市场非理性

42.

43.失业的一个原因是工人寻找最适合他们爱好与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由于失业保险、政府政策旨在保护工人收入,因此摩擦性失业增加。

经济中总是存在某种失业的第二个原因是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法通过把不熟练与无经验的工人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而增加了劳动供给量,并减少了劳动需求量。它所引起的过剩劳动供给代表失业。

失业的第三个原因是工会的市场势力。当工会推动有工会组织的行业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时,工会就创造出了过剩的老劳动供给。

效率工资理论提出了失业的第四个原因。根据这种理论,企业发现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是有利的。高工资可以改善工人的健康状况,降低工人流动率,提高工人努力程度,以及提高工人素质。

44.当个人在银行有存款货币,并且银行把一些存款带出去时,经济中的货币量就增加了。由于银行体系能够以这种方式影响货币供给,所以美联储对于货币供给的控制是不完全的。

45.通货膨胀的成因

46.

47.通货膨胀的成本

经济学家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与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与频繁地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由于税法非指数化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以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的财富再分配。在超速通货膨胀时期,这些成本都是巨大的,但温和通货膨胀时期这些成本的大小并不清楚。

48.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

49.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美元(或者一单位任何一种其他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购买等量的物品。这种理论意味着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应该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因此,有较高通货膨胀的国家的通货应该贬值,而有较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的通货应该升值。

50.资本外逃现象

51.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5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53.关于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54.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长期中,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取决于经济中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但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

55.经济波动两个原因:

·总需求的移动

·总供给的移动

56.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物价水平既定时的均衡利率。因为较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支出,所以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相反,货币供给减少提高了物价水平既定时的均衡利率,使总需求向左移动。

57.财政政策与总需求

决策者还可以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可以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可以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8.当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往往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挤出效应往往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59.菲利普斯曲线相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