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我撕完了一本书...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的阳阳

阳阳随笔的第2篇文章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书。

看完一本书,有什么了不起?我还看完好几本书啦。

哦,我是“撕书”看完的。

清晨地铁上,每天二页,耗时90天,我读完了这本书。

撕书前后↑

我是正文


今天的阳阳随笔主题:

如何读完一本书?

先说说自己吧。

一年前,我连一本100页的书都看不完(小说除外),一看到这种专业性的书籍更是头大,当时觉得耍手机比读书有趣多了。

那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我竟然读完了这样一本专业书籍?

①   认知观

其实“撕书”的想法,来自《罗辑思维》一期节目。

罗振宇说:他有一个朋友,为了看完一本1000多页的书,每天从书中撕下20页,2个月读完这本书。

当时,我就在想:这本书这么厚,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撕书?说干就干,从网上买回书籍,开始每天撕书。

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心疼,一本书50多块,就这样被我撕掉。但读完一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书的价格。

小结一下:

 尝试一件新事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   设定目标。比如这本书我要1个月读完,那你每天需要读多少页?

②   物质奖惩。比如这本书100块,我如果有一天不读了,浪费了多少钱?

③   创造成就感。比如开始在200页写下一段激励话,等自己读到200页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②    危机感

 我为什么要逼自己去读专业书籍?

其实是因为危机感

我目前的工作和我专业相关性不大,自己完全是一名菜鸟。

有一次和同事开会讨论一个方案,感觉自己完全被碾压,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清楚。

后来,老员工向我推荐这本入门专业书籍,马上买回来恶补基础知识。

所以,我读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危机感。

想让菜鸟的自己快速熟悉一个新领域。

③    兴趣感

任何一件事,当你有了兴趣,那后面就是水到渠成啦。

先说说读书带给了我什么:

①   技能培养

纪元老师《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让我知道“时间管理”,李参老师《印象笔记给你留下的空间》让我知道“知识管理”,村上春树《晨间日记的奇迹》培养我写日记的习惯。

②   开拓认知边界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让我对世界有了新认知,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对另一个角落的人群有了新认识,克里斯·安德森《演讲的力量》让我对演讲方法有了新认识。

古人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读书真的很好用。

小技巧:

2019年,我经常出差,每次入住新酒店时,我都会睡前读10-15分钟书籍,避免失眠(亲测有效)。

我是小结

今天的阳阳随笔主题:

如何读完一本书?

1.扩展认知观。

2. 要有危机感。

3. 培养兴趣感。

周末愉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