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的下午

2018-04-29  本文已影响377人  李小四的未来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
深圳有一座人间地狱,埋葬了无数年轻人……:
三和, 位于深圳龙华,物价很低,人们享受着颓废,过着“干一天,耍三天”的生活,它是一些知乎大V们向往的“圣地”。

观感

无法抑制对极端社会现象的兴趣,我去了三和。

有一个瞬间我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情绪激动又有时间的“网友”。。。

去工厂的薪资显然要高很多,但这里的人只愿意做日结~ 据说大神们都卖过身份证,可以换回100元左右的收入,今天没有见到,只看到这一条横幅。 彩票厅人满为患,人们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的人,可以反手就中个几百万。这样看来,仿佛人们也不是很满意这种生活。

还有搞网贷的,买卖手机的,借钱的骂街的...很热闹。
一个下午,伴随着受到的冲击,本能的怀疑得到证实。

犬儒与人性

我很享受融入这个人群的感觉,在面馆与他们聊天,表情颓废地在人才市场凑热闹,发现这里的人并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并不是为了对抗这个快速的城市而主动选择了这里,而是在竞争中失败了,不得不逃离到一个地方,在这里,并不存在网络上的那种“向往”。

人们并不是推崇“犬儒”的哲学理念而走到一起,而是由于种种原因,一步一步地“丢失”了原来的生活而来到这里,他们是现代社会竞争的失利者,并没有更少地渴望物质,也没有对追求并拥有大量物质的人产生任何的优越感。

如果说追求“不追求”是一种高级的追求,那么“追求不到”后假装或被误解为追求“不追求”多少有些委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讲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总是真诚地:有时候是在安慰别人或者安慰自己。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进步的生活方式,因为流民的生活大多是出于无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会顺着人性爬向一个深渊,那里并不美好。

有人说这里魔幻现实主义的圣地,在我看来这样的“圣地”还有很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百万到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每个人看到的这个城市非常不同,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角落,遭遇的各自的情景;这导致我们对同一个城市的观感差别极大,也对反过来塑造着不同的我们。
我度过了一个惊诧的下午,对他们来说只是正常的生活,叼一根烟,满脸慵懒。

要走的时候,看到义工在为他们理发,而他们还是一样,满脸慵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