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为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努力?
我说我要用三年的时间成为自由撰稿人,说出承诺以后,我就开始为这个目标做准备,一步步的调整着自己的生活,调整的自己的时间管理,调整着自己每天努力的方向。
从早起时间管理,到每天细化做些什么规划,每天自己能完成哪些,完不成哪些,哪些需要必须完成,哪些可以缓一缓。
在这逐渐调整的过程中,也更清晰的知道了自己能力,阅读写作的能力在稳步提升,一些不敢尝试的事情也敢于挑战,不怕失败。
也有一直在拖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例如:锻炼、画画、手账,都不是每天必做的,但是从前些日子,这些原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东西也逐渐步入正轨,从一周做一次到现在的一周做两三次,甚至可以隔一天一做。
这都是我在缓步成长的证明。
成长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要有极度的耐心,每天认真的去做,允许自己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开始,只要不放弃那就持续坚持。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坚持坚持着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慢慢的这个好的习惯就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你不去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为了三年之内成为自由撰稿人,我开始让自己多多阅读各种书籍,都是成长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在越多阅读书籍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每个作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那些底层的逻辑是不变的,有些人理解的透彻,讲出来可能就清晰易懂,有些人理解的半知半解,讲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让人觉得模糊,不太信任。
只有真正把底层逻辑原理理解的清楚明白,并且能够接地气的讲解出来,才是真的懂。
有些时候,大脑是会骗人的,你觉得你看得懂了,但其实仅仅是知道了而已。当你动手实操或者讲给别人听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实操不起来,也跟别人讲不明白,自己理解了,却说不出来。
这是我在阅读实践的时候,最真实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写讲书稿,按照编辑的要求一次次修改,从大纲到逻辑到每个词每个字都要斟酌。
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弱的,我的理解能力也是弱的,而要提升这些,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理解,多说,多写,多讲给别人听。
那次的讲书稿我放弃了,因为有时间限制,如果不能完成会给编辑带去麻烦,跟编辑协商过后,她重新找人去写那本书的讲书稿了。
而我跟编辑聊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跟我说,你觉得自己看懂这本书了,但是你讲不出来,写不出来,那就说明你还是没太看懂,有些东西你是模糊着懂的,而不是真的懂了。
她的这句话好像当头棒喝,一下子把我敲醒了。确实如此,而那个时候的我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多看书,多思考,多去理解。
再后来,我把自己的书评发给雪梅姐,她告诉我现在写的比原来大有进步,这增加了我超强的信心,因为我知道,虽然我的进步缓慢,但是我一直在持续进步中。
所以,对于三年做到自由撰稿人这件事来说,我是有着无比的信心,而信心的来源就是我每天不是在假装努力,而是认认真真的去做。
ps:下图是我基本上每天在做的事情,有些是隔一天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