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权益之新感2020-02-20
对“受害者”的身份领悟还不够彻底。
看了吴军老师的《见识》,又有了新的体悟。
以前的认知局限于对一些“权益”,“主动权”的反抗和坚持自我,努力成就,再进一步;但是,今天才醒悟到关于“困难”、“命运”的更进一步。
困难给了你一巴掌,你是愤怒地打过去,还是捂着脸认了,还是分析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一巴掌?
我觉得我很多做法和本能的心理反应,都来源于难受地捂着脸认了,然后再不情不愿地解决。
得到了一巴掌实则并没有那么重要,分析他,学到点什么才更重要。
而到“命运”、“性格”一层,更是如此。
我一向反对那些说辞“我就是太懒了”,“我天生就是懒”。
这只不过是借口,要么是为了不做事的借口,要么是躲避一种害怕心理,即害怕自己努力也做不到的挫折感无价值感心理。
当然反思自己,也存在这样的心理。
前几天一直抱怨“为什么我做事慢”,总想着试图归因到遗传和天生。
虽然这可能确实有一部分影响,但我想不至于那么大。
于是我回忆了下昨天下午和晚上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什么时间那么久?一开始做了之前的一点重复劳动,而后尝试做了一个问题的解答,但是由于技巧十分不熟练而边用边百度,还发现有的条件忘记加了;后来又因为不想看一个看上去很难的解决方法而花了一个多点四处查找解释等,晚饭后终于痛定思痛开始看难的解决方法,虽然只懂了七八成,但是心情好了一些自信也多了一些。
这么复盘一下昨天下午和晚上,自己有点哑然失笑。
重复劳动——可以通过保存等好习惯来避免。更值得改进的问题是,对于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掌握和应用,以及直接面对困难而非绕来绕去,
兴许我昨天下午直接就看困难的解决办法的话,晚上能做出来一些结果了呢。
而如果再一味地归因于自己“怎么这么慢”,便是显得有些可笑了。
或者说,自欺欺人。
人只有不断上台阶才能进步,一味地走平地,是到达不了高楼的。
而上台阶的过程,势必意味着做一些新的事情,面临新的挑战,遇到新的困难 。
也只有解决了,才有新的收获,才能登上一个台阶。
而且走得慢不要紧,重要是你在向上走。
向上,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