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每日小结每日一句

【2022.4.11】反思日记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翻书

【行】

①完成听课笔记,确定了拆文和写作方向。

②推拿医生告诉我,再有几次就可以不用推拿,只要坚持锻炼,自主恢复就可以了。

③继续读《红岩》。

【思】

①写文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学习,模仿都是重要的第一步,掌握拆文,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②这次推拿还是很有成效的,腰痛已经半年没有犯过了,希望这次治疗能有长久的作用。

③重读这部红色著作依然有热血澎湃的感觉,但也看到了时代的局限性。人物塑造还是很脸谱化,好与坏二元对立,引出人物也觉得生硬。但精神的力量依然强大。

【学】

①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于上级,并且还能勤勉于工作?”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勤勉。”

②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政?”孔子说:“《尚书》里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种品德是可以带动国家发展的。这还不算从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吗?”

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信誉,不知还能干点什么?就像大车和小车失去与牛马的连接器一样,怎么能启动呢?”

④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⑤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这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却不敢做,这是懦夫的行为。”

【悟】

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竞争中导致失败的常常不是狼对手,而是猪队友,所以把最短的板补齐才是领导者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为管理者不仅要识人善用,提拔有才干的人,还要注意培养那些暂时能力不足的人,让他们也获得成长,变得更强,这样整个部门乃至整个公司才能高效地运转起来。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我们常常把是否讲信用作为一个人是否品德高尚的依据,同时告诫自己要远离那些不讲信用的人。但孔子认为,讲信用并不是“极其高尚的品德”,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他认为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底线,而不是上限。

③樊登老师解读“谄媚”和“无勇”,都是因为自私。有的人但凡路过一个寺庙都要进去拜一拜,这可能不是虔诚的体现,而是单纯地想求得“众神保佑”;有的人即使心里明白什么是道义,但是一遇到具体的事情就“怂了”。这两件事为什么要放在一句话里说呢?因为问题的根源都是“自私”。如果我们放下我执,不把自己的私利看得那么重要,就能更加平和、勇敢地行走于世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