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辉:虚·实艺术——为生命绘制一个想象空间
虚实绘画艺术是一个词语,一种文化形式和一种思想表达。
它给人以启示
给生命以关怀
给生活以温暖和希望
艺术家杨建辉
用绘画绘制了一个想象空间
在虚实中穿越时空
串联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给生命以无限想象
创作的起点
杨老师从一个水杯盖上的水珠里,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开启了以点为绘画元素的虚实艺术风格。“点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用点可以画成虚的形象,十分特别,与写实的形象形成了一个虚实的对比,我便开始以点元素来进行创作。
我最开始的作品,点的颜色和疏密度与现在的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如《马》《狮子》《螺》《马头》等前期的点绘作品装饰性比较强,但虚实对比与想象的空间却大大缩小。现在的创作中,我主要用一种颜色的点在画面点出一个虚的形象来,让整个画面的想象空间贯穿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突破空间的限制,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和无限可能。”
艺术的成长
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以点绘画从简单到复杂较为容易,但从复杂到简单却很困难。杨老师说:“在艺术的探索之路上,我总体的绘画风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技巧和艺术表达上却在不断地精简。为了将点元素创作的虚实艺术与个人内心想要表达的感受结合起来,我看了许多佛家、道家和禅宗的书,觉得这种虚实艺术形式刚好可以与 “虚、空、无”的思想相互融合,将东方古老的哲学思想体现出来。我的作品既存在又虚无、既真实又虚假、既完整又残缺、既希望又失望、既欢乐又忧伤,表达当下社会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
老人,100✘80cm 布面丙烯 2012年创作
《老人》《鱼》是杨建辉虚实艺术创作中他比较喜欢的两幅作品。他解读说:“点化虚相的一个老人坐在一张公园的椅子上,你可以理解为过去的某个时候一个老人坐在这里,或者是一个看起来很孤独的老人正坐在这里,更可以说是你想象中将会有一个老人坐在这里。你说他真实也可以说他不存在。这正是艺术家要表达的一种东方哲学里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鱼,60✘40cm,布上丙烯,2017年创作
而《鱼》的形象本身也带有禅意的象征,虚化的鱼看似不存在实则无处不在,更加升华了禅意哲理和鱼的象征意义。”
虚实相生折射人生哲理
解读老师的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和形式,更多的是虚实之间关于人生百态的思考。正如杨老师说的:“一个职业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必须向心里走,靠近心灵才能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我的虚实风格的创作也在虚与实的对比,繁与简的增减之间慢慢变化着。我开始寻找更加简化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因为越简单越能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越多的留白想象空间越大。才使这种虚实对比的视觉冲击力在带给观者无限想象的同时,也揭示了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要学会珍惜的人生哲理。”
窗外,150✘150cm,布上油彩丙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环球网主编楚寻欢用卞之琳的《断章》对杨建辉虚实画的描述。杨建辉以点之“虚”来关照我们当下之“实”,这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无中生有、真空妙有”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不仅是艺术家身体力行独特视角的呈现,这种呈现也让画面生趣盎然并凸显当代性。同时作品中也隐含了第三方的人文关照,在审视人生这种严肃命题的同时却又充满诗意。就如杨建辉对自己作品《浪》的解读:“骷髅原本象征的是死亡,但是当虚化的骷髅被实体的海浪包裹着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种美。在艺术家的世界里,生死虚实之间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各有各的美。”
西行记,250✘180cm,布上油画,2015年创作
未完成的一幅
信息
走过,200✘160cm,布上油彩丙烯,2014年创作
创世纪,200✘100cm,布上丙烯,2016年创作
西行记之二,180✘250cm,布上油画,2015年创作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行,真正与你如影随行的除了影子唯有灵魂。世间万物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虚实真假存在与消亡都有定数。过去、现在、未来是每一个生命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用绘画艺术记录下每一个瞬间,还生命一个想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