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家庭教育——我与家长共读书日记(六)

2023-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深处_82e4

利用开会的间隙,我在脑海中重复了想要在启动仪式上讲解的内容。回顾梳理的过程中,我又仔细阅读了作家三毛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一生的战役》,作家麦家在父亲去世一周年时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写。

作家三毛在这封信中在信中写到:‘’爸爸,你认同了女儿,我却百感交织,不知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很想大哭一场。‘’麦家在给父亲的这封信中写到:‘‘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点,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可你没有给我,父亲,你就那么走了,没有给我一点点,连一个轻浅的笑容和抚摸都没有。父亲,你是给不了还是不想给我?父亲,给我吧,给我吧,你无法想象,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将永远对你有一种负罪感,一种羞愧。父亲,给我吧,我恳求了,今天晚上就给我,在梦中,我等着……’’

在读这两封信的过程中,泪水一次一次的涌出,我想可能只有文学家,才能用自己的笔真实的记录两代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隐秘的内在,如若没有一支精湛的笔怎么能写的出来了呢?

一个家庭的理念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传承下去的。很多世俗的标准,往往会把人困在里面,让自己的行为要符合这些世俗的标准。

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无论父母做的对与错,对子女来说服从是首要的,为人子女如若对父母的行为有所质疑和反抗,就是最大的不孝,强大的负罪感会让受到伤害的孩子慢慢隐藏了自己的伤痕,甚至埋藏到潜意识里。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健康性,是孩子成长的营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