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能量读书会

067|别让找外因成为一种习惯

2020-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猴儿快跑

昨天和我喵一起看《我是余欢水》,里面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

男主妻子和一朋友在车里暧昧,差点突破红线。晚上回家,丈夫提到买车的事儿,女方因为心虚炸了毛,开始找歪理说男主提这件事儿不对。

它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和情感无关,只是这个找借口的场景,生活代入感太强了。

把它带入到自己身上,不禁有些汗颜。


疫情前我周一到周五很悠闲,但我喵要上班,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聊聊做了啥。

那时候我的主要精力就是社群和上课,但有段时间我很颓。

那段时间,每当我喵回家问我,“你今天都做了啥?”,我都含含糊糊说了几件事儿,但完全没有底气。

这些事,我在一天上十小时课的周末,也一样能完成。

于是我有时会恼羞成怒,心里想“问这些干嘛,真烦”。心里的想法,其实隐瞒不住的,这些就表现在情绪上。

但另一方面,自己心里又明白,是自己的问题。

人就是这样,不太愿意面对自己差劲的那一面,想把责任推给别人,好让自己暂时好受一些。

但,真的只是暂时好受。

正如《我是余欢水》里的那一幕,最终夫妻两人大吵一架,还让本是好心的余欢水心情糟糕极了。

而他的妻子也不好受。

暂时的麻痹自己后,往往我们为了掩饰这个问题,会做更多不理智的事儿。

比如生气、吵架、摆臭脸,最终让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儿,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当这种思维形成习惯之后会如何呢?

那A来举例。

某一天,A定了计划,早上要早起开始读书,然后工作、学习、运动、写文、早睡。

进行第一项早起时,就失败了。A想,都是昨天晚睡的错,没事,明天再早起。

因为没有早起,A读书的计划也就泡汤了,然后工作。

工作时,没有坚持住,先玩,再开始做事儿,结果来了个紧急会议,要报数据,你没法报,开始找借口。

好歹糊弄过去了,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于是加班。

回家要运动时,以今天太累为借口,A不运动了,瘫在沙发上刷手机,不知不觉到了凌晨,慌忙睡觉。

得,早睡早起又泡汤了。

等到第二天复盘时,对没运动这件事儿A的借口是工作太累,但其实是因为自己想懒着;没有早睡,A怪自己没注意时间,但其实是根本就没想注意时间。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可能不会集齐这所有的问题,但,这每一幕场景,应该都足够真实。

如果A能接受事实,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会发现这些事情,都是能解决的,而不是一次次拖着,到最后自己没有勇气再破局。


老实说,最近三个月,因为疫情在家,这样的想法不断在我脑海里出现。

有一段时间,我让它们在脑子里“自由生长”,理由是我就想放松一段时间。

最后,人不仅没有放松,还越玩越累,自己都受不了了。

当我打断这种生活,正面面对自己的问题,开始立规矩,列清单,整理周围的环境时,反而自己轻松多了。

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过去,每一次不断找借口,把做不好的原因归于外界,结果总是越过越累。

反之,则是越活越轻松。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但我总想着,人性是共通的。

找外因,让人把责任推给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承担责任的能力。

“不幸”的是,无论是自我成长、职场生活,还是家庭幸福,没有承担自己应有责任的心和能力,都会搞砸一切。


最后附上今天的一个小确幸。

小确幸

明天就开始工作了,希望所有人顺顺利利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