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训练系统性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99963/2699abcd7e99c197.jpg)
最近忙着过年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今天在定酒店的时候,发现又陷入了之前的思维怪圈。当我重新反思之前读过的系统性思维,平稳住自己的心情后,快速果断地完成了任务,特此谈感想一二。
一、内耗不值得。
当我做一件事迟迟下不了决定,或者怀疑自己搞不定,举棋不定的时候,我会产生挫败感。这种负能量会严重阻碍向前推进事务的动力,这时候自己的心理防线很低,容易被其他轻松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这就是系统思维里面的转移负担模型。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而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严重。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内耗只会雪上加霜,对问题的解决毫无益处。
目前我采用的降低内耗的有效方法是保持反思和觉察的能力,如果感到身体或心情的不适,就停下来静一静,做做冥想。这能快速恢复自己的能量,甚至还能在冥想中发现新的灵感。
二、以终为始,向前推进。
我在定酒店的时候,面对海量的信息会迷失方向。本来只是想看千岛湖景区的酒店,后来一看就是半天时间,看到不符合自己预算范围或者入住要求的酒店,也会点开浏览一下。后来再换个平台看,再后来想到再看一下民宿,说不定有性价比高,又有特色的。就这样,看得眼花缭乱却始终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
在筛选的过程中,也会看到一些新的信息,然后调整自己的选择标准。因为标准变了,第二天开始又重新在各个平台去筛选查看。
并非标准不能改变,只是说一开始行动的时候,没有确认清楚自己的目标,导致效率很低,很多东西推翻重来,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系统性思维欠缺的一种表现。
三、充分调研才有发言权,做好事前的心理预期。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没问题的。如果想要对自己经手的事负责任的话,充分调研做决定是必须的过程。
所以在做攻略之前提前给自己打好预防针,要花多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让自己有个大概的心理预期会好很多。这也能避免在过程中遇到问题产生内耗。
不仅是订酒店,最近在咨询一个银行朋友相关理财方案时也遇到一些旧有思维习惯的困扰。比如本来这种事情需要多了解和对比,掌握充分多的信息对自己做决策有帮助,所以又去咨询了另外的朋友,另外的朋友给出了冲突的方案,让自己变得骑虎难下,然后又开始怀疑自己这种做法是否妥当,陷入内耗。(还好在自己的觉察和反思中迅速调整了过来。)比如之前买车也是遇到相似的困扰。
旧有的思维习惯要打破重建,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地摸索,一点点迭代的过程。所以,经过这么多次日常训练,以及今天比较深刻的系统思维的觉察和反思,我发现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接下来,在习得系统性思维的路上,大踏步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