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东平陵寻古

2021-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阳丘居士

  (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历史学师范,刘晨旭) 

        章丘龙山街道东平陵,一座悠久的古城,悠久到甚至很多章丘人都未曾听闻。近些年,平陵城突然走进大众的视野,不是因为厚重的历史,而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

      东平陵城经过这样打扮,确有了现代的浪漫气息。每到赏花季,这里热闹得活似一场盛大的庙会。这一刻,有多少人还记得,脚下的土地,两千年前,也是繁华一度,热闹一时。

        在油菜花中,有两个又高又长的土堆,看着稍显突兀。土墙上长满了杂草。城墙!东平陵城墙!原来,这是平陵古城难得保存下来的两段城墙之一,南城墙。若不是有一块指示牌,不知有多少人识得它的面目。这是曾经雄伟庄严的城墙。土墙上立着一块碑,写着“平陵古城”四个大字,我听到一位老者,不紧不慢地对身边的人说:“哦,这就是原先的平陵城啊……”

油菜花田中的东平陵南城墙

      平陵古城的往昔岁月不曾被淹没。为了一块国保石碑,我去寻遗址了。

      这次来平陵城的初衷本就是为寻那只在历史书中邂逅过的两千年的。东平陵城原名平陵城,春秋时属谭国。据西汉刘向记载,平陵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是汉代济南郡、济南国的治所,曾是北方重要的冶铁基地,繁华一时。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国”。平陵城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老济南”了。往昔的四面城墙现仅有南墙和西墙的断壁残垣。我去寻的便是保存最完好的西城墙。

        起初,我本想穿越过花海,西行直至地图上标注的遗址。但是连续走过两片方形的大田垄,发现在油菜花田和林地之间都竖了隔离网。我不免有些失落,一位卖蜂蜜的老大爷说石碑已经不见了。我半信半疑,仍不愿放弃。

        穿过一张只容单人通过的网,走上一条满是碎石的土路。右边是幽深的树林,左边则是连片的麦野,四顾无人。古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想到这,我便硬着头皮继续去寻。我们在孩提时,天性好玩,渴望去寻那“诗和远方的田野”,渴望去踏遍山河奇景。等到大了,心中有了目标,精力和体力都足够了,就要大胆地去追求。

        走出路口,便是平地。除了茫茫田野和荒无人烟的树林,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寻不到。在走向终点、赶路的过程中,总要时刻想着自己设的目标,这样就有了盼头,路虽坎坷,也不乏味。但我只知道走了很长的路途,终于忍耐不住,遇到了骑车的一家人,拦住他们询问。就在前头!接下来我见到一户人家,老大爷在自觉院子里拔蒜,他热情地给我指路:“顺着城墙直直地走,到头以后一拐就看到石碑了。”一路寻找,一路盘问,感激不尽。

        绵延数公里的土坡,长满了凌乱的枯枝。走在坡下,我想,除了附近的几户人家,有谁还会挂念着这个国家级的文保单位。我冲到土垣上,兴奋中,被长满刺的荆棘扎破了手,值了!寻了几个时辰,被扎出血也值得。

        城垣的尽头,我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石碑。上面赫然写着“东平陵故城”五个大字。站到土墙上,我看到,平陵城里早已没有两千五百年前的富庶繁华,城中一片树林,不见住户,不闻人语,不见炊烟。

东平陵故城的国保碑

        站在龙山这方土地上,我想到了那段发生巨变的沧桑历史……随着东汉的灭亡,平陵城的地位也开始下降。唐太宗为表彰李君球以及顽强抵抗的平陵人,改平陵县为全节县,后并入历城县,平陵城也逐渐荒凉。从此城内居民随之流散他处,这座曾见证了汉唐盛世的郡国都城,终于完成了它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使命。之后的一千年里,平陵成了一座死城,只将一座空空如也的残垣断壁、枯草朽木留与后人,任凭风吹雨打,磨蚀到了今天,荒敝到了今天。

        此后,平陵城在史册中销声匿迹了。这方神秘的土地上还有什么——是谭国大夫在《大东》中发出“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的社会不公、贫民遭役?还是苏东坡途径济南,在《阳关曲》中描绘的“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的雪霁春景,心畅马轻?抑或是那远眺而望的一缕缕轻烟、金石碰撞的一声声清脆回响?莫不是一堆凌乱不堪的砖石铜钱、破碎难完的瓦当陶罐?

        哦,不会再见了。远古的谭国早已被强大的齐人所吞并,哪还有奴隶们“契契寤叹,哀我惮人;哀我惮人,亦可息也”的呻吟?邑人四散,孤城临风,唯有黄土,无复喧声。昔日的北方工业重镇也只剩深埋于地下的“钢铁长城”了。

隐藏于僻壤的东平陵西城墙

        我看着路边的这座石碑,不觉心生感伤,凝视良久,不舍离去。人类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就像天地之蜉蝣,好似沧海之一粟,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如此的转瞬即逝。我想,历史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虽然不能告诉我们往哪里走,但是它告诉了我们从哪里来,该怎么做。它唤醒了埋藏在我们心底、根植于民族血液中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记忆。这是我们之所以会成为我们的底气。我们可能无法左右历史进程,而应该做的,就是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这座石碑,孤独地诉说着什么——

      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现在的荒凉;

      见证了红飞翠舞,也经历了衰草寒烟;

      守护着一方百姓,保佑着国泰民安。

      寻了三个小时,回去吧。再见了,这方热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