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读书笔记
需要持续补充健康知识,每一天都积极应用,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医学常识
人类的进化并不完美,就也是导致疾病伴随终生的原因。首先,我们的基因是不完美的。其次,人体设计也是不完美的。还有第三个不完美,人类与环境适应的不完美,人类进化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带来了病。
没有昨天的病,就没有咱们今天的健康。感冒病毒会不断地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也因为这种刺激,变得越来越强大,就可以抵御更严重的疾病了,所以,疾病尤其是小病,也不一定都是坏事。
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所有的医疗行为,只是起到支持的作用。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医疗的支持,就是给自我修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等待自我修复最终发挥作用、战胜疾病。
病和症状不是一回事。病是出问题了,但是症状是在保护咱们。要尊重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避免破坏天然的防御机制,所以,任何治疗都应该从病着手,对于症状要适度干预。
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之所以人体能够在疾病状态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出现明显的症状,是因为人体有一种代偿机制。代偿就是代替、补偿。身体某些组织或者器官持续受损,已经没办法修复原样了,人体就调动没有受损的部分,加快补充或者代替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
肠道是人的免疫系统和细菌作战的最大战场。人和细菌的内共生关系可以总结为:细菌可以帮助人类抵御其他有害菌的攻击;细菌可以锻炼人体的免疫系统;细菌还会帮助人体合成生理功能必须的一些关键物质。所以,健康人不要动不动就用含杀菌剂的任何洗液或者漱口水。
口腔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多种疾病有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每天多刷一次牙,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降低9%。定期看牙医并且进行专业牙齿清洁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4%。保持口腔清洁,还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口服避孕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防止怀孕,副作用很小。而紧急避孕药是阻止受精卵着床,副作用远远大于口服避孕药。
人体生物钟的分子机制,证实只有顺应生物节律,别熬夜,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
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依次是:个人经验,前后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荟萃分析。
根据《经济学人》公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的全球80个国家中:死亡质量英国位居第1,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6,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71。我认为,要想做到“善终”,需要从三个层面做起:自己的成长、医学的温情、社会的支持。
二、典型疾病与应对
1、癌症:同归于尽的疯狂跑车
癌症基因突变最大的危险因素不是环境也不是遗传,而是随机错误,癌症是人类长寿的必然代价,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癌基因发生的几率也就越大。
第一条建议是,去除致癌因素,改变生活方式。
降低患癌风险的科学建议包括:戒烟、戒酒、减肥、多运动、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少吃糖、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这是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HPV病毒感染,已经感染了,要治疗或者定期复查。
第二条建议是,定期进行疾病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条建议是,接纳癌症,和它共存。具体到人体上,既然咱们体内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发生癌变的可能,那么咱们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人体免疫,控制癌细胞的数目,让它别“作乱”。
癌症的免疫疗法:激发生态韧性。免疫疗法彻底换了一个思路,也就是增强内力,人体免疫就是咱们的内力。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就是恢复或者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能力和战斗力,发挥自身潜能,用内力来战胜癌细胞。
2、冠心病:不只是器官问题,而是全身病
疾病和健康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得冠心病的风险就在不断增加。婴儿一出生,血管就开始逐渐地老化,到了成年,血管壁上开始出现斑块,血管会慢慢硬化变窄。
人体这么长的血管,时刻都在受着血流冲击。血管内皮就会受损,血液里的脂质就会沉积,就像河道的淤泥一样,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斑块,血管就会越来越狭窄。冠心病可能是一个矛盾最集中的点而已,得了冠心病,很可能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好不到哪里去。
3、衰老: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衰老的本质是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延缓衰老的手段:睡好、少吃、运动,激发自我修复和代偿。
深度睡眠的时候,大脑神经胶质细胞的体积可以缩小60%。就是为了给大脑内的液体留出空间,加快液体循环,清除衰老物质,这也是自我修复。节食,少吃有利于清除大脑里的衰老细胞。运动可以帮助咱们清除体内废物,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和代偿能力。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基因损伤,也就是减慢了衰老的速度。
三、医疗手段
医疗指南:一套标准化的方案,对医生治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建议。
比如,怎么检查、怎么治疗、怎么手术、怎么用药、剂量多少、联合用什么药,指南用规范的流程解决水平差异问题。
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例如伟哥,靠扩张血管来增加海绵体的供血,带来勃起。
公共卫生: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疫苗:对抗疾病的新逻辑,用生小病,预防大病。
静脉输液:给药途径的新思路。药、液体、营养、电解质、白蛋白、氨基酸、葡萄糖,甚至血液等等,都是治病的能量。给药途径,本质上就是一种“能量投放系统”,比静脉输液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带给医学的一个思路,这就是在治病过程中,总能遇到一条老路在新困难面前走不通了,那么,就必须开拓一条新路。
麻醉:医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有一个专门的乙醚纪念碑来纪念麻醉的问世。
X射线:最小干预获取信息的新起点。
抗生素:物种竞争关系的巧妙利用。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博士在实验室发霉的培养基中,偶然发现了青霉素。在严重感染的状态下,人体的免疫力很难清除细菌。那么,用真菌分泌的物质,也就是青霉素,就可以杀死细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菌群紊乱、真菌感染。 正确对待抗生素的态度:感染性疾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鼓励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
呼吸机:热修复的新起点生命支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做到短期内替代心脏和肺工作,维持基本生命,这是最高级别的“热”。用到的设备就是“魔肺”,它的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
氯丙嗪:精神病治疗的第一道曙光
四、医生的精进策略,可以映射到每个人的成长
医生需要打磨,他的成长需要思维训练,避免各种误区,要做到理性思考。了解医生的成长过程,那么医生的思维逻辑和做事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你所在的行业。
1、少即是多
复杂可能是隐患。医学上,面面俱到,给每个症状都开药的做法,是简单的叠加治疗,这叫做症状解。应该寻找杠杆解,杠杆解的意思就是挖掘出蕴藏的真正问题,找到一个关键节点,用最小的干预获得最佳的效益,而不是全面处理症状。
2、在信息不完备下快速决策
可以考虑应用高尔夫法则。你看那些打高尔夫的人,想要球最终进洞,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挥杆角度和站立的位置,医生也一样,从第一个决策开始,就会有一个不断校正的过程。
3、侦察兵思维
决策时人的思维会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叫做“士兵思维”,第二种叫做“侦察兵思维”。医生需要多应用侦察兵思维,尽可能客观的找出所有有价值的证据,当没有清晰的线索用于诊断时,积极的去挖掘、梳理。
4、保持开放性
高手会保持开放性,一旦有证据表明最初的假设不对,会立刻校正,提出新假设,寻找新证据,再来一次新的验证,不钻牛角尖。但是低手就容易产生惯性思维,认准一种假设之后,往往容易主观上丢弃不符合假设的证据,而不是修正假设来适应证据。
5、逐步纠错、慢慢成长。
不懂得吸取教训的人会重复过去的错误,只有直面错误,将其内化为属于自己的原则系统,才能保持进步和成长。
6、实践
实践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奥斯勒说,我的墓志铭不要别的,只说我在病房中教导学生即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我的心目中,这是我做过最有用、最重要的事。
五、健康的修炼
要有投资意识,为未来储存健康,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
1、避免高危因素
a、 预防或者治疗慢性感染。
b、避免高危行为。
抽烟,过度饮酒,熬夜,过烫饮食,雾霾天不戴口罩,应减少食用可能含有亚硝酸盐、槟榔、黄曲霉素等一级致癌物的食品。
c、健康饮食。
少吃糖,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少吃盐。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全谷物、杂粮,多吃水果蔬菜,多摄入高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某些海产品。
一项荟萃分析指出,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体重、血糖、血压、血脂,与冠心病、糖尿病和肠癌等多种疾病风险的下降有关。
2、保持修复和代偿能力
适度节食,每天的睡眠在7-8小时,运动。
3、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尤其是癌症筛查
有四种癌症,具有明确的筛查价值。包括:用低剂量肺部CT筛查早期肺癌;用乳腺钼靶检查,或者加上超声、核磁共振筛查早期乳腺癌;用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或者加上HPV检测筛查早期宫颈癌;用结肠镜筛查结肠癌和直肠癌。
4、其它偶得
孩子的成长过程别太干净,要让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触,多和宠物接触。孩子从小多和微生物接触,就可以培养出多样性和稳定性更好的肠道菌群,长大以后免疫力反而更健全,更不容易过敏。
我个人对增加免疫力有三点看法。第一,认真打疫苗。第二,善待内共生。第三,正确看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感染的价值在于让人锻炼出日渐强大的人体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