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教育的属性。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观点是否完全一致。一、辨析: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
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活动的都是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并不是能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除了教育之外,人类的其他活动也影响人的发展,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休闲活动、日常生活等的影响或显或隐地与人的发展相关。这些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人,只是间接地自发影响人的发展。
3、只要有教育,就有教育学。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先有教育后有教育学。教育”分为不同的层次: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实践活动发展到一起历史阶级的产物,是伴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概括,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发展的。在原始社会,只有教育活动,而没有教育学这门科学。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两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如出一辙。
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理论受杜威的直接影响。但两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却完全不同。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陶行知认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通过生活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而杜威认为是教育即生活,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生活,学校更不能。那么教育就必须与儿童的生活溶为一体,教育的本质是让儿童适应生活,可以说,陶行知比杜威更强调生活;在学校和社会之间,陶的提法是“社会即学校”意思是社会含有学校的意思,因为到处是生活,那到处是教育,那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那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也是教育的场所。陶行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中国缺少教育的国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普及的思想,而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他是想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主要从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是从实用主义考虑的。因此,他们的理论的虽有极深的渊源,但在这两个问题是观点却是不同的。
5、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动物界。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虽然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考点:
教育是否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一、辨析
1、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手段。教育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教育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 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
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3、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教育并不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化。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具有必然的制约作用,教育如果违背这些规律,那么它不仅不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且还可能阻碍人的身心发展。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教育根本起不了作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但他并未否定教育的作用。相反他十分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荀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指出孟子之所以言人性善是因为他不了解“性”“伪”之分的缘故。
(1)根据“性伪之分”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性”与“伪”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材就不可能加工,不经过加工素质就不可能发展。
(2)根据“性伪之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对于恶的素质如何转化成善的素质,他提出了“涂之可以为禹”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达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3)在阐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为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4)简评:荀子 强调人的社会性最终是善还是恶,不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因素,而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因此,此观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5、墨家的“素丝说”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
孟子的“素丝说”阐述了环境与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著名的“素(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既然教育对所有的人都有用,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发挥在哪呢?孟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因此,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的“素丝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环境特别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要作用。
二、论述:
教育和决定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考点: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的误区:
一、辨析
1、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注重学生学科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虽然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没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而起的,而是要建立在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否则要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就无从谈 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学校教育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能偏重其一。
2、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是看这所学校升学率的高低。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学校是育人机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是看这所学校是否贯彻教育方针,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即受教育者是否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不能仅仅以智育,即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
3、“五育”之间由于各自的他们不同,作用不同,因此,应有轻重区别,主次之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五育”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分割,不能替代,是因为各育之间是有区别的,每一育,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任务,每一育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不能分割,是因为各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在“五育”中,德育是方向、灵魂,对其它各育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智育是中心,是主体,为其它各育和实施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实施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为其它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到全面发展
在对待“五育”的关系上,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实现“五育”的整体配合,发挥“五育”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和爱好,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4、我们对待应试教育应该全盘否定,而对待素质教育应该全盘接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病和危害,素质教育有很多优点和好处,但我们要辨证的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万能的,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万能的。影响人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仅仅是一种影响而已。
我国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走入实践没多久,素质教育理论这方面还准备的不足。应试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具有应试能力,也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教育离不开考试手段,考试具有选拔和评价功能,素质教育的结果同样需要考试进行衡量,高素质的人才也需要考试来选拔。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的形式不只包括百分制考试,并且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应试教育中使用其作为学习的目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但这并不是说要完全的摒弃“考试”,而是要将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
6、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
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7、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和内容的误解,片面的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的确能培养学生体育和美育的发展,但他却忽视了智育、德育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当中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8、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走向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9、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全面发展不等于全优发展。全面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各学科、各领域知识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学创俱能、知行合一”的要求,更是一种“内外兼修、身心两健”的境界。不光要有各方面的知识积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动手、学会创造,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论述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案例分析:
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王老师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家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请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素质教育案例答题模板: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材料中的老师做得( )。
1、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精英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需求。材料中的老师( )。
2、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教育,还要注意学生德、体、美、劳文学审美等方面的教育。材料中的老师( )。
3、教育应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不同的发展潜能,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要求。材料中的老师( )。
4、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和实践是一个人成长的不竭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力器。没有创新、没有实践,社会就会止步不前。关于这一点,所有教师都应该牢记。材料中的老师()。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考点:教师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一、辨析
1、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比较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比较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教师虽然专业渊博,但教学效果差,主要是由于缺少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而有的教师虽然没有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效果仍然很好,这是由于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他是在不自觉地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知识。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
3、只要是老师和学生处理不好关系,责任一定是在教师身上。(错)
论述: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
案例分析
李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
深深服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
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为了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了,李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李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位的念头。
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李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李老师的工作。
参考答案:
1、李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对待学生过于放纵。从教育学原理来看,违背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在班级管理方面属于放纵型)。
2、从教师素养方面来看,李老师应该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1)知识素养:李老师缺乏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实践知识,不懂得如何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所以才会有带领学生打电子游戏和对学生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的现象。
(2)道德素养:真正的关爱学生是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李老师对学生慈爱过度而严格要求不足。
(3)心理素养:在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和挫折的时候,要有愉悦的情绪
和情感,不要逃避,正确面对。李老师面对班里出现的问题,感到沮丧,苦恼,
甚至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位的念头是其心理不过强大造成的。
(4)能力素养:李老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育机智)还有待提高。
第五章 课程
一、辨析:
1、很多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认为 ,课程开发是专家的事情,我们只要按照教材的要求授课就行了(错)。
2、教材是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的唯一资源。题干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①教材只是教学活动可利用的资源之一。
②新课程指出,课程资源是开放的,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自身的经验、社区环境、校本资源、家长资源、学生资源等等全方位资源为教学所用。 ③课程资源呈现多样化、创造性、差异性的特点。
论述:试述你对课程开发的看法。
第六章 教学
考点: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辨析。
1、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
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工作方式,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因此,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句话是正确的。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原则,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指的就是做事情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的特殊性采取不同措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此说法不全面。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是由科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的;其次还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此外学生认识活动进程本身也是有序的,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因此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
4、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错)
5、谈话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就是注入式。
谈话法和讲授法是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
(2)谈话法在既可以是启发式,也可能是注入式,讲授法既可能是注入式,也可能是启发式。讲授法如果是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那么这种讲授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在谈话法中,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或者简单得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那么这种教学就是枯燥、乏味的,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启发可言。
(3)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还是注入式,关键是看教师运用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能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而不能单凭形式作出判断。
6、所谓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181)
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三、案例分析
育才小学的李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
王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 (2)结合本案例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参考答案:
(1)该教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该则要求尽量利用
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运用了演示法。
(2)贯彻该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一下几点:首先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其次要求教师要将教具的演示与语言的讲解结合起来;第三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案例中的教师在教生字”笔“的时候根据该字的特点选择了毛笔,教具的选择非常好,同时该教师用”笔头是什么做的”等直观的语言,将教具的运用和讲解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第七章 德育
考点:德育原则和方法
一、辨析
1、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要抓学生身上的特点,使其特长充分得到发挥,并将其迁移到学习中来,体现了德育的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错)因材施教
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理,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对)
3、一位老师很善于运用陶冶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她利用班会时间教学生唱一些优美的歌曲,在教室内悬挂一些美丽的图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还要求班内的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贴上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对)
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错)
论述: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案例分析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的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的时间也不放过。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紧张、刺激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起了互联网、比尔·盖茨。显然肯定了他上网学习互联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张林上网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激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劳动之日的协调合作中,建立了互帮互助的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
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步骤,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网络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慢慢的张林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积极为老师出谋
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试以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一、 材料中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体现了如下德育原则:
1、 疏导性原则。材料中的老师“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天,采用多种方法和他进行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是一种有效的疏导。
2、 因材施教原则。材料中的老师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让他当组长体现了这一点。
3、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材料中的老师通过这说明该老师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张林有计划、有步骤,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网络知识。张林迷恋网络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二、 从德育方法方面来看材料中的老师运用了如下方法:
品德评价法、 实际锻炼、说理教育、合作学习法等德育方法。
第八章 班级管理
考点:班主任的作用、工作内容、班级管理原则
辨析
1、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民主型师生关系,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
民主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民主型师生关系,师生感情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民主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的指导者,加强常规教育、行为规范训练,形成良好班风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
由于班主任相对于各科教师来说在德育方面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是专门的德育工作者、班级管理者以及关系协调者,所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
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观点是正确的。
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4、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就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具体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培养班集体。第一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第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第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第四加强对班集体纪律的管理;第五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具体包括: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调和指挥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5、、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班集体已经形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
论述: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案例分析
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甚至常感到分身乏术,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职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在于老师的指导下,郑丽丽把班级管理的有声有色。后来,于老师有有意识的培养了几个备选班主任,并对全体学生说,只要自己觉得能够把班级管理好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当帮助人,同学们可以轮流管理班级。
问题、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
参考答案:
于老师的管理方式属于是民主型管理,其做法体现了以下教育理论:
第一、自主参与原则:要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发展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扩大班委会组织管理权限。(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学生能做的班干部不做)于老师让学生“代理班主任”工作,说明了于老师既信任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第二、全员激励原则。公正无私,一视同仁。激励全班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关心班集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班级体的任务。于老师对全体学生说,只要自己觉得能够把班级管理好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当帮助人,同学们可以轮流管理班级。
第三,体现了全面管理原则: 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考点: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关系。
一、辨析:
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课内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第十章 教育研究与方法
辨析;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研究的对象就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