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两次“雪球地球”事件?
雪球地球是地质史上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地球表面从两极到赤道全部被结成冰,地球被冰雪覆盖,变成一个大雪球。
地球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雪球地球:
第一次在距今24亿至21亿年前,时间上长达3亿年,被称为休伦冰河时期。第一次雪球地球的成因是当时细菌(蓝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气体减少,而当时太阳照射地球的热量只有今天的85%,因此地球气温下降到零下50摄氏度。从两极到赤道,陆地和海洋完全被冰封起来,成为雪球地球。

第二次是在距今7.5亿年前,当时的大陆变成小块并且聚集在赤道周围,这改变了洋流导致全球气温的缓慢下降。最终,地表的温度下降至零下50摄氏度,冰川从两极向赤道满眼,海面上冰层的厚度达到了1000米,整个地球几乎都被白色的冰雪覆盖了(除了赤道上少数地区)。从太空中看,地球是白色的,就像一个雪球一样,这次“雪球事件”持续了2000万年之久,事件从距今7.2亿至7亿年前。

极度的严寒对生命造成了严重打击,它们不得不隐藏在海洋深处艰难度日。极寒之后,地球终于展开自救,火山喷发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让温度回升。温暖给蓝藻提供了疯狂生长的机会,无数蓝藻释放出的氧气使大气中的含氧量飙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为生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之后地球生命即将迎来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
当然科技进步的时代,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假说,来看能不能验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冰室效应说
最早提出“雪球地球”理论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发现,使早期地球变成雪球的罪魁祸首很可能只是一种细菌,它释放出的氧气破坏了可使地球保持温暖的关键气体——甲烷。 图形显示逐渐变成雪球地球的过程。 科学家推测,在23亿年前,一种叫蓝菌或蓝绿藻的细菌突然发育出分解水及释放氧气的能力,大量的氧气使当时大气中丰富的温室气体甲烷很不稳定。在至少10万年的时间内,温室效应被破坏,地球没有了甲烷,全球温度下降到零下50摄氏度。地球进入冰河期后变得十分寒冷,赤道海洋被大约1.6千米厚的冰层覆盖,大量生物死亡,只有转入地下或在热温泉中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下来。
泥泞地球说
对于雪球地球观点的最早争辩始于1989年,之后持反对观点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三位物理学家。2008年4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原生代末期二氧化碳计算机模拟,新原生代末期是海洋氧气生成的重要时期。
这三位物理学家指出,计算机模拟显示,持续的寒冷气温将使大气中的氧气散布到海洋底部,通过光合作用进而转化成为富含溶解有机碳的地质层,最终形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将从海洋中释放回到大气层中,通过温室气体效应加热大气层空气,在地球冰冻冷却循环周期之前,诱导海洋冰层逐渐融化、冰河逐渐缩小。
换句话讲,地球在8.5亿—5.5亿年前的成冰纪并不是一个冰冻的雪球,当时的地球很可能是气候温和、土壤泥泞,热带地区的海水处于非冰冻状态,海水可以与阳光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这个时期并没有大量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没有持续冰冻上亿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