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更70天!感悟小说

历史的背后,每个人都有血有肉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2人  陈雨涵的黄金屋

喜欢历史已经很多年了,说来惭愧,我对历史的认识水平一直处于八卦新闻的水平。直到遇到《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后,我才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没有经过文学加工改造的历史也可以写得那么好看,原来对历史人物的点评可以这么生动,自然,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感情。

作者张玮,是复旦中文系的高材生。他最初写历史,只是单纯的希望在公众号——馒头说里面拿一个原创的标签。可是因为他对历史人物的点评,既客观,又有温度,逐渐吸引了一批稳定的粉丝。

凭借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张玮对人物的点评不是冷冰冰的功过得失的计量,他的文字,既冷静又温情,他笔下的人物不是神而是人。使我们在热泪盈眶之余,又能引起深思。

比如在《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中我们发现原来爱因斯坦也会放错。他固执的认为量子力学是错误的,可他设计的实验结果反而都是证明量子力学是正确的。除此之外,在感情上,爱因斯坦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他不仅对妻子颐指气使,还婚内出轨一对母女。这让我不禁想到张玮回复某个想要嫁给空军的热血女青年,“高志航会打老婆”。这就是人,再伟大也会有瑕疵。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男人,叫刘翔》可以说是对08年刘翔退赛最中肯的分析了。当人民的认识停留在,为国拿金牌就是英雄,退赛就是狗熊时,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真正的自信是不需要体育竞技项目的金牌数目来证明的,运动员也是人,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我们凭什么要求他们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去争夺这块金牌?

历史书中总是不乏卓越的人,爱因斯坦也好,刘翔也罢,史书会为他们留下一笔,可是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平凡人呢?他们又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比如《“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这篇文章讲述了被派到一战战场上的14万华工。文章中提到一份英国陆军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中国劳工是所有劳工中最优秀的。他们总能最快的掌握技术,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可是这样高质量的劳动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不仅是工资上被各种苛扣,而且他们被集中式的管理起来,得不到平等的尊重。不仅如此,当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去争取权利的时候,列强以中国“宣而不战”,把俄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那么,劳工的贡献,他们又置于何地呢?

比如《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日裔美国人回日本探亲但是恰逢美日战争,滞留在日本,后又被美国判为叛国罪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户粟玉子为了生存,不得已只能接受在广播电台工作,而广播电台这个职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日本打攻心战。而户粟玉子作为一个小人物,她在战争的裹挟下又有什么选择呢?

虽然张玮一直致力于把历史故事写得温情而客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文字中窥见真实的历史有多残酷。小时候我总以为我们能改变世界,现在我才知道,是世界在改变我们。

比如《珍妃为什么必须死》中,我们从慈禧的角度来分析,光绪是抱来的孩子,但是自小就被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可是自从遇到了珍妃,光绪就变得不一样了。不仅喜欢洋玩意儿,还想戊戌变法,威胁慈禧的地位和生命。在光绪和珍妃的眼里,他们是希望通过改革,改变中国所处的时局;可是在慈禧眼里,从小抱来的孩子要杀了自己,是不是会有一种遭遇背叛的感觉呢?我们可以说慈禧是拖了中国多少年后腿的老太太,但是她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呢?

比如《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中,张玮提到一段著名的对话:抗战时期,一个士兵向记者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战争会给我们带来热血沸腾的故事,可是冷静下来,只要是战争就没有不残酷的。那些热血的背后,是亲人的血与泪。所以,永远不要煽动战争。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这本书中一共收录41篇文章,除了上面介绍的故事外,在这本书中,你还可以发现更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读完张玮的文字后,我们不仅收获了历史故事,还收获了在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全新的视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