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奖学金应该发给谁

2023-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每日疑问

如果我们有一笔资金可以资助一个学生,面前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又穷又笨,一个是又穷又聪明,我们应该把钱给谁?

从慈善的角度我们要把钱给到弱者,所以我们首先定一下谁是弱者?面前的两个学生,又穷又笨的学生更接近弱者,对于笨的孩子,他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会比较小,未来预期他会处于竞争力劣势的位置,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资助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看到看得见的现象,要善于看到看不见的现象。

用这一笔钱去资助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发展是看得见的,而被放弃的那个学生的发展是看不见的成本。

把这两个学生放在天平的两端去考量,从成本的角度来说 ,学到同样的知识,笨的学生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时间、钱财,也就是说笨学生的成本是要比聪明的学生高的。

从收益的角度来说,聪明的学生脑袋更灵活,有更大概率产生更多的收益。

从风险的角度说,笨学生比聪明的学生更容易遇到学不下去的困难,畏难放弃的风险也更高。

所以从成本、收益和风险的角度,聪明的学生更值得被资助。

而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去看,公平的背后效率的考量。

如果资助的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他有更大概率产生更大的效益,创收更多的回报,然后这份收益再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就意味着聪明的学生有更大的概率获得资源,长久的优胜劣汰,会渐渐使得这个社会留下的是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社会总体效率较高,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爱心很重要,同时也要看到行善和商业的模式区别。在明知资助一个笨学生带来的收益低于资助一个聪明的学生而选择笨学生,更像是一种行善的行为。

而行善行为并不能像商业行为那样高效率,为社会产生最大的收益。

我们把钱给到聪明的孩子,此时已经不是行善,更像一种投资。

经济学课程角度来说,这笔钱更应该资助聪明的学生。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

一笔资金资助了又穷又聪明的学生。

大学的奖学金给到了聪明有成果的学生,资助鼓励优秀学生继续奋斗;

富豪给本不缺钱的名校,捐助巨额奖学金,支持顶尖的学生继续创新,挑战新高。

这三个现象现在看来就不难理解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